一个曾经被毛泽东称为“可以管20年”的高岗,在进入北京不到二年时间里,就被党内政治斗争的漩涡淹没。其中隐藏了哪些内幕,看看高岗的遗孀怎么说…… 党内思想斗争公开化 毛利用高岗牵制刘少奇 1952年底,中央提出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任命高岗担任主席。陈云同志亲自到沈阳向高岗宣布任命。高岗对陈云讲:你对经济工作有经验,资格也老,还是你来当家,我给你当助手。陈云说:这是中央定的,你这几年在东北干得好,工业搞上去了,方针、路线都执行的好,毛泽东信任你,说你可以管20年。你不要再推脱了。有事可以找我商量。 高岗在主持国家经济的重组和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党内核心层早已存在,并日益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一方面有高岗自身的思想意识原因,更重要的是他的这些思想主要是来自于毛泽东对他的谈话和历史上他对毛泽东的敬仰。这些谈话,对一个长期从事地方工作,思想朴素,缺少政治斗争经验的人来说,很容易达成共识。毛泽东与高岗的谈话反映出毛对中央一些领导同志的不满,对党内一些同志不努力执行中央的政治路线,出现两种声音感到焦虑。 其实,早在1948年高岗被中央召回西柏坡汇报东北局工作时,高岗就隐隐感到中央内部对路线有不同意见的。高岗第一次从毛那里听到有关毛泽东对刘少奇的意见,主席认为:刘少奇不怎么稳,提出和平民主新阶段;在负责中央工委时领导土地改革中有“左”倾;缺乏建设根据地的经验,也没有搞过军队工作等等。这些看法都是高岗在向主席汇报东北情况时毛泽东提出来的,高岗认为这些都是毛泽东、党中央对东北局三年工作的肯定,说清楚了,高岗很高兴。后来,高岗在恢复东北的经济建设中,忠实地执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对农业、工业、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出对资产阶级工商业进行“限制、利用、改造”的方针;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主张农村发展互助合作;在政治上开展“三反五反”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等等都得益于他在西柏坡时与毛泽东的谈话。 毛泽东对高岗讲:刘少奇进城后没有作多少工作,对主席帮助不大;搞分散主义,自己批发文件,想架空主席;尤其是主席讲到“刘少奇思想不合拍,停留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没有搞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必要时,要推他、拉他走社会主义,实在不行,就得让他挪挪位子”,并在谈话中流露出对刘少奇历史上的怀疑时,高岗才真正感到党内思想斗争的激烈,并自觉地站在毛泽东一边。 1953年3月至6月间,毛泽东多次说他身体不好,年纪大了,让中央的领导酝酿一下,由谁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这时,中央已经实行日常工作由刘少奇、周恩来、高岗轮流值班制)。高岗就此事找过陈云商量。高岗明确表示不同意设总书记,建议多设几个副主席,实行集体领导。陈云完全同意高岗的意见,并让高岗在中央会议上先提出来。陈云对高岗说:可以搞轮流制,你一个我一个,林彪也可以参加,这样可以避免片面,出现差错也能及时纠正。 七届四中全会前后毛泽东突然转向 1953年的12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突然提出“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的司令部”,说出:“东郊民巷车水马龙,新华门门可罗雀”的惊人骇语,把矛头直接指向他曾经在中央会议上多次表扬的高岗。 1954年2月6日至2月10日在北京召开七届四中全会,包括高岗在内的许多领导同志在会议上都作了自我批评,会议作出加强党内团结的决议。四中全会结束的第二天就召开“高岗问题座谈会”。毛泽东这两个会都没有参加。座谈会采用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党内斗争方式,对高岗搞突然袭击,会议气氛恐怖紧张,有32个人在会上作了发言(早已准备好了)。陈云首先发言,揭发高岗曾经对他说过:中央多设几个副主席,你一个,我一个,林彪也可以当。把两个人对中央人事安排交换意见说成是高岗有阴谋篡党夺权的企图。 高岗当即反驳说:这话是你对我说的。会议主持人周恩来严厉地制止高岗再说下去。第二个发言的是刘亚楼,他揭发高岗在东北战争时期私下与苏联人谈了三天三夜,提供情报,里通外国。高岗生气地说:你真会造谣,我连俄文都不懂,谈个屁!会场一片嘘笑。 其中陈正人揭发了高岗反对刘少奇的大量言行,说高岗有野心,想把刘少奇搞倒,自己做毛泽东的助手,高岗愤怒地说:你在东北时期就对刘少奇意见一大把,到处散布对刘少奇的不满,以老资格自居,对刘少奇不让你当组织部长耿耿于怀,你怎么不说你自己反对刘少奇!座谈会上,只许别人揭发批判高岗,不听高岗解释反驳,高岗被上纲上线地定为“阴谋篡党夺权”、“阴谋分裂党”。 高岗不承认揭发的都是事实,认为许多事情都是对他的诬陷,要求中央对质,拿出证据,更不承认对刘少奇提意见就是要反党夺权。座谈会上揭发的情况显然对毛泽东不利,大有高岗是毛泽东指使所从事反党、分裂党的活动的“嫌疑”,使毛泽东始料不及。当邓小平代表中央去杭州向毛泽东汇报座谈会的情况后,毛泽东作出“公开揭露”的意见。“公开揭露”把高岗的问题升级了,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的民主生活升级到政治斗争。 高岗与李力群在延安合影。(网络图片) “高饶反党联盟”事件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这一件事是由毛泽东在1953年12月24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起的,可是毛泽东在1954年2月为四中全会制定的开会方针又与他在12月24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有了很大的转变。 毛泽东反复强调“不展开对犯错同志的批评,等待觉悟”,强调发言人数要少。毛泽东要求把会议压缩到两天时间,要各派力量都作自我批评,避免扩大化,提出不搞“对质”,并说:“高岗的目的是要过关”,让他过关。毛泽东态度的转变,表明毛泽东的“洞察力”已经感觉到事态的发展隐盖着另外一种倾向。 1954年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的事件,发人深省。历史就开了这样一场玩笑,1954年代表中央正确路线的刘少奇,在1968年,同样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同样的被用“阴谋篡党夺权”的罪名而被“永远开除出党”。当然为刘少奇罗列的“罪状”有几大本,而为高岗罗列的“罪状”,我们在1953年所看到的中央对“高饶反党集团”所作的政治报告中,除了大帽子外,没有能拿出令人信服的事实。 1953年12月24日毛泽东提出中央“有两个司令部” 1953年,是什么原因使毛泽东突然改变了对高岗的信任,急于要解决高岗的问题呢? 1953年12月15日,毛在他的住处召集会议。毛讲:我要带秀才们去南方写“宪法”。我走后,中央由谁主持?是由少奇主持,还是轮流主持?周恩来提出还是由少奇主持;刘少奇说:还是轮流吧;朱老总当场表示同意,说:“轮流好”;高岗表示同意轮流;邓小平同意由少奇主持,陈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陈云表态同意由少奇主持。主席最后说:“你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以后再定。” 会议结束后,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从主席家到停车场,在等车的时候,高岗对邓小平讲:主席去南方后,中央的工作轮流主持比较好。邓小平说:还是少奇主持好。高岗又说:总理主持好一些。邓小平说:总理事务性工作多,还是由少奇主持好(当时高岗的警卫员也在场)。 另一件事,是高岗没有坐自己的车,而是搭陈云的车去了陈云家,到陈云家后,高岗问陈云:“你怎么在会议上又是另一个态度?我高岗对你陈云是真心实意地交换意见,将主席给我说的话都告诉你,你也表示同意主席的意见。今天,你在会议上跟着同意由少奇主持。你跟我是怎么说的,你也同意轮流嘛!你说这样可以体现集体领导,避免片面和错误。可你到会议上就变了,你和我讲的话都忘了吗?你还让我在主席面前给你说好话,你让我怎么交待!”陈云讲:“我怎么知道老毛是怎么想的。”两个人争的不欢而散。高岗回到家中显得非常激动,他对我说:“主席从1942年开始就对陈云不信任,说他是老牌机会主义,关键时候,他就拉稀(生病),我还老给他在主席面前说好话。” 从现在的文献记载看,邓小平和陈云同志1953年12月15日主席召集的会议后,都向毛报告过高岗的情况。使毛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会议,解决党内团结的问题。 1953年12月24日,在毛泽东离京前主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建议召开四中全会,解决党的团结问题。主席说:“现在北京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叫做刮阴风,烧阴火,一股地下水。”毛泽东还讲了一句话:“东郊民巷8号车水马龙,新华门门可罗雀”,谁都知道这是说的高岗。主席讲完这番话,当天夜里就离京去了杭州。 那么邓小平和陈云都向主席报告了什么话,使毛泽东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突然改变了对高岗的态度呢?我认真阅读了邓小平1980年3月19日在接见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的谈话,找到了一些答案。邓小平讲到:高岗对西南,他采用拉拢的办法,正式和我谈判,说刘少奇不成熟,要争取我和他一起拱倒少奇同志……陈云和我才觉得问题严重,立即向毛泽东反映、引起毛泽东的注意。这证实了邓小平向主席报告的时间和主席对高岗的态度转变的时间是在12月15日到24日之间发生的,这是其一;邓小平向主席报告的内容该是:“他首先得到林彪的支持,也得到彭德怀同志的支持,才敢于放手这么搞。那时候六个大区,他得到四个大区的支持。” 邓小平在主席离京之前对主席的这番“忠言”无异于醍醐灌顶:军队高级将领支持高岗,六个大区有四个大区支持高岗。使毛泽东感到事态严重。毛泽东12月24日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突然提出中央“有两个司令部”而使党内政治空气陡然紧张起来。1954年4月,在高岗问题座谈会期间,中央政治局还做出决定,撤销了各大行政区党政机构,使事态更加严峻,连罗荣桓同志的住处都派部队监控起来了。四中全会后,解决党内的团结问题已经演变成政治事件。 我这样提出问题是有依据的。高岗到中央后,与邓小平的直接对话仅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953年2月,邓小平主动来高岗家中与高岗商谈农村经济政策问题,两个人谈得很融洽。 第二次,就是1953年12月15日会议后,高岗在停车场与邓小平就“轮流”问题交流了一下意见,高岗从来没有为“拉拢西南局”与邓小平有过其它“正式谈判”。双方也没有时间谈到刘少奇的历史地位这样重大的题材。1980年3月19日在接见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的谈话内容是邓小平自己所说的,即高岗与邓小平“正式谈判”,邓小平向主席“反映”,“引起主席的注意”,时间应该是对得上的。另外,主席在1955年3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他是“到1953年秋冬才发现他们的”,这也证明主席对高岗态度转变的时间。 邓小平的这次讲话中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他说:“高岗敢于那样出来活动,老人家也有责任。……老人家解放初期就对少奇同志、总理有意见,……高岗批评少奇同志的东西,不是完全批评错的,有批评对了的。”这些话客观地描述了当时党内的不同意见和斗争都是由毛泽东来指挥的。 陈云到主席那里报告高岗的问题,应该是在主席听过邓小平的报告后,让陈云来,听听陈云的意见。陈云向主席承认他与高岗交流过中央人选,并向主席透露,高岗不同意设总书记,提出多设几个副主席,说:“你一个,我一个,林彪也可以当。”主席听过以后,勃然大怒,让陈云立即去杭州找林彪谈话,并说:林彪不与高岗决裂,我就与林彪决裂!陈云感到事情严重了,很快转变了态度。 关键时刻陈云出卖高岗 四中全会结束后,马上就召开高岗问题座谈会。陈云在高岗座谈会上首先发言,把他与高岗之间酝酿中央副主席人选的意见公开化,并作为指责高岗阴谋篡党夺权的根据,是高岗没有想到的。高岗对陈云的做法感到极大愤怒。尤其是陈云把他们两个人之间交流的意见统统指责为高岗说的,以洗清自己,使高岗突然失去了真实感。 2月16日,陈云来到家里和高岗谈话,这次两个人彻底谈崩了。陈云要高岗承认“你一个,我一个”是高岗说的,高岗质问陈云,“你一个,我一个”明明是你说的,为什么你要说是我说的,你是在出卖我。高岗连“主席说你鹰鼻子,会看形势,我高岗还不相信,上了你的当”这种话都说出来了。两个人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气氛很紧张,陈云走时,高岗也不去送他,是我和秘书赵家梁送他下的楼。 毛泽东没有参加四中全会,但是,他后来多次谈过高岗的问题。这些谈话有批评的,也有反思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不同,使人捉摸不定。但是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毛泽东对高岗的“感情”,就是在高岗去世的当天,毛就打来电话到家里,要求中央对高岗要“善殓厚葬,用上等棺木”,指示中组部“对高岗的子女,由组织上抚养”,这是周恩来在事情现场(东郊民巷8号)接的电话,并当着大家的面宣布的,当时在京的中央领导除刘少奇、彭真等外,基本都在现场。 一个曾经被毛泽东称为“可以管20年”的高岗,在进京不到二年时间里,就被党内政治斗争的漩涡淹没。 (本文略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