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国同城 首页 新闻资讯 娱乐八卦 查看内容

香港红毯争艳 50位明星云集“救不了”香港电影(组图)

2024-4-17 05:03| 发布者:青青草| 查看:6| 评论:0 |来自: 皮皮电影

摘要: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刚刚结束。作为一年一度,香港最为盛大的颁奖礼,这届金像奖,依旧群星云集。晚上,不少媒体和观众都守在香港文化中心,等着看红毯盛况,果不其然,惊喜不断。金像奖主席尔冬升一身黑色西装, ...
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刚刚结束。 或许是认为自己不会得奖,梁朝伟本次并没有出席金像奖颁奖礼。 被问到问题的时候,杨颖还能流利用粤语对话,可见之前是做了不少功课的。 生图中杨颖身材略显臃肿,面部圆润,包裹的效果反而放大了这种缺陷,看上去观感十分一般。 另一个,虽然在颁发最佳亚洲华语电影的时候,杨颖专门换了一套不那么高调的衣服。 但依旧无法服众。 这倒不是因为她的穿搭问题,主要是因为,杨颖在电影,尤其在影坛的地位,约等于没有。 她既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奖项,更没有特别出彩的成绩。 相当于一个与金像奖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跑来做颁奖嘉宾,实在让人费解。 要知道,她之前,给别人颁奖的,不是刘嘉玲就是徐克。 杨颖这个嘉宾,多多少少有点没有底气。 虽然她是香港模特出身,但这次回去,颇有些内地发展不下去,跑去蹭流量的嫌疑。 杨颖本身可能也深知这一点,整个颁奖礼,她都没有以前的从容和自信,有点畏畏缩缩,不敢说话的样子。 并且,她和冯德伦的颁奖对话,还疑似被植入了“外卖”广告。 尔冬升在下面狂举“金主”的外卖袋,搞得现场十分尴尬。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为之,反正给皮哥的感觉,是有点low的。 第二重悲:大鹏与影帝擦肩,梁朝伟平庸封帝,“大陆”影帝继续挂零 其实在之前的预测中,皮哥感觉,这次的影帝,很可能给大鹏。 但事与愿违,实在有些让人悲凉。 为什么? 并不是我私心给内地影星找补,而是大鹏如果这次能拿奖,应该算是实至名归,也算是打破了内地影星“金像奖0影帝”的尴尬。 提名的五部电影,不妨为大家一一分析一下。 《年少日记》的卢镇业以及《毒舌大状》的黄子华,在表演上几乎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 虽然电影口碑很好,但他们本身,撑不起“影帝”这个头衔。 《白日之下》的林保怡,实力和资历都够,而且在片中饰演一个反派角色,十分出彩。 他如果拿奖,那也无可厚非。 但唯一有问题的是,影后基本已经预定《白日之下》的余香凝,根据金像奖的历史潜规则,一般是没有一部影片,同时拿下帝后的。 所以林保怡拿影帝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了。 剩下两个,一个是《金手指》梁朝伟,另一个是《第八个嫌疑人》大鹏。 两部电影都口碑稀烂:一部6.1,一部6.0。 但抛却稀烂的口碑,单纯从表演的角度分析,皮哥角色,大鹏更能胜任这个“金像奖影帝”。 因为《金手指》里,梁朝伟的表演,相较于之前的自己,太平庸了。 而且片中有不少他和刘德华的对戏,相较而言,孰高孰低,根本不好判断。 梁朝伟还是那个梁朝伟,但因为他是梁朝伟,所以我们的期待值总会更多一些。 在一部这样的商业电影里,梁朝伟拿影帝,就显得有些“硬给”。 反观大鹏,表演确实十分出彩。 是那种让人预料不到的出彩。 这也是为什么,皮哥站大鹏的原因。 依据金像奖的历史,影帝很少颁发给商业电影,尤其是质量很差的商业电影。 所以这次颁奖,是有点出乎意料的。 如果大鹏拿奖,对内地影星来说,是开创性的,对金像奖及香港电影,也是一个热度的极大提升。 不过,金鸡奖影帝可以版给梁朝伟,金像奖却不太可能颁给大鹏。 因为金像奖一贯保守,是小圈子里的游戏。 这对于香港电影来讲,无疑是另一重的悲凉。 第三重悲:老人退去,新人顶不起大梁,港片路在何方? 这届金像奖,似乎是香港电影的缩影。 整个金像奖,我们叫得出名字的,几乎都是混迹多年的老人。 除了梁朝伟,林保怡,刘嘉玲,上台颁奖的古天乐,袁咏仪以及郭富城。 剩下的就是领奖的洪金宝,颁奖的郑秀文和徐克了。 其他的人,几乎一概不认识。 影后余香凝虽然今年只有30岁,看似未来可期。 但她的过往作品,很少走出“香港”这个小圈子。 皮哥大脑搜寻了一圈,也就勉强想起来那部入围戛纳的《七人乐队》。 最佳女配梁雍婷,作品加起来凑不够一把手指头。 更别说在内地有什么知名度了。 《金手指》这样被大众嗤之以鼻的片子,反而成了最大赢家,拿下6项大奖(包括重量级的影帝)。 整个金像奖,也几乎被《白日之下》和《金手指》包圆。 开场的时候,刘嘉玲还调侃现场的“星光”,现在越来越觉得,好像是在说反话。 常年混迹内地,拍过无数商业电影的刘嘉玲,自然知道香港电影的出路在哪里。 但这么多年过去,香港电影依旧在圈地自嗨,故步自封。 大家或许不太清楚,要入围金像奖,就要满足三个苛刻的条件(至少符合2项): 导演必须是香港永居,出品公司最少有一家是香港公司,最少有六个项目的工作人员是香港永居。 目前为止,这个条件从未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如果说,80年代这样的条件,可以保证港片的“血统纯正”。 那放在今天,无异于对港片的物理性阉割。 香港电影的最大问题,其实大多数电影人都知道。 一方面,是港产片老一辈,还没有走出港片辉煌的春秋大梦,对任何其他地区的作品,尤其是内地血统的作品,保持着隐隐的排斥和敌意。 但同时,港片本身,却没有随着时代,实现电影制作或人才流动上的升级。 态度的高傲和跟不上时代的电影作品,成了当下港片身上,褪不下去的负面标签。 他们不承认与时代脱轨,更无意引入新鲜的血液。 至此导致无论是人才还是工业上的“青黄不接”,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另一方面,香港电影人创作的故事,多集中的香港这个小圈子里,他们不想走出去,也不想引进来。 去年的《正义回廊》《白日青春》,今年的《毒舌大状》《白日之下》,无论题材还是拍摄手法,都极其相似。 大多数港片,现如今都是自产自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口碑好电影,我们无法看到的原因。 说起这次金像奖的影后,最佳女配,大多数观众跟皮哥一样是一脸懵,这是港产片走不出去,故步自封的最好实证。 交流的阻滞,引发了全世界观众对港产电影的看低甚至抵制。 王晶说,没有香港电影,只有中国电影。 香港电影应该如何发展,最终北上的那一批电影人,其实已经走出了康庄大道。 14亿观众,就是最好的传播载体。 我们拥有相同的文化,拥有共同的兴趣,对电影艺术,也有同样的目标和期盼。 既然内地能包容港片,包容港星,包容任何来自香港的小众文化和流行文化,那香港电影为什么不能走出去呢? 这20年,港片几乎一直在走下坡路。 现如今,就连一部拥有大陆元素的影片,也几乎容不下。 这样下去,港片没有出路。 即便到了第43届,甚至第430届金像奖,如果港片依旧如此,那谁也救不了香港电影。 所有香港的电影人,是时候好好想一想了。 这样下去,距离香港电影的真正的落幕之日,或许也不远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