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国同城 首页 生活 查看内容

“香港间谍案”背后 英国香港侨民群体焦虑和担忧(图)

2024-5-27 07:34| 发布者:青青草| 查看:6| 评论:0 |来自: 纽约时报

摘要:香港活动人士郑文杰上周在英国港侨协会办公室,他目前居住在英国。在他身后的画作中,香港抗议者们举着标志性的黄色雨伞。 MARY TURN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在描述此前在中国 ...



香港活动人士郑文杰上周在英国港侨协会办公室,他目前居住在英国。在他身后的画作中,香港抗议者们举着标志性的黄色雨伞。 MARY TURN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在描述此前在中国被拘留的情景时,郑文杰的表情仍然明显紧张。2019年,这位香港民主活动人士、英国驻香港领事馆前雇员在前往中国大陆出差后被捕。

根据他的说法,在15天的时间里,他受到审问和酷刑。北京证实他被拘留,但否认他受到虐待。当他最终获释时,他在香港不再感到安全,于2020年初逃往英国并寻求庇护。

“从某些方面来说,适应英国的新生活并不难,”33岁的郑文杰说,“但家乡的命运仍然让我牵挂。”

他的行动主义——以及中国对他的追捕——并没有在他搬到伦敦后结束。去年,香港当局悬赏100万港币,以获取对抓捕郑文杰和其他活动人士有用的信息。尽管如此,就像许多在英国自我流放的香港活动人士一样,郑文杰希望自己现在与中国当局的遥远距离能让他远离他们的影响。

上周,三名男子在伦敦被指控为香港收集情报并强行进入一处英国住宅。这些人是否有罪尚待裁决——审判要到明年2月才开始,但逮捕的消息唤起了人们对许多活动人士既存的担忧的关注,中国监视和骚扰海外公民、特别是那些对政府持批评态度的人的能力已经令他们不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谴责英国当局对此案的“虚假指控”和“恶劣行径”。上周,其中一名被告人、英国前海军陆战队员马修·特里克特在保释期间被发现死在一个公园。警方将他的死亡定为“原因不明”,在英国,这是指死因尚不清楚的意外死亡,包括自杀。在特里克特首次出庭时,检察官表示他在受到指控后曾试图自杀。

与此次逮捕事件相关的焦虑已经波及到更广泛的英国香港侨民群体,甚至包括那些在政治上并不活跃的人。

“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料到类似的事情会发生,但这仍然是如此超现实,”郑文杰在英国港侨协会伦敦市中心办事处发表讲话时说,该组织是他为帮助香港新移民而创立的。他的毛衣上别着一个亮黄色的的雨伞徽章,那是2014年和2019年香港街头举行的民主示威活动的标志。



2019年,香港居民抗议拟议的引渡法。中国于2020年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赋予当局权力镇压对北京的反抗。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于2020年在香港实施了严厉的国家安全法,赋予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当局镇压异见的广泛权力。作为对这项法律的回应,英国为香港公民推出了一种新的签证。自那时以来,已有至少有18万香港人通过该签证项目移居。许多人在英国重建了生活,并继续远距离参与民主运动。

英国外交部上周表示,最近对情报收集的指控似乎是“中国针对英国的行为模式”的一部分,包括悬赏获取异见人士信息。

32岁的托马斯·冯(音)希望这次逮捕行动标志着英国政府协同努力对抗中国镇压活动的开始。“我们一直都知道有某种情报,或者对人进行间谍活动,或者只是监视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事情,”他说。

冯先生于2012年来到英国学习会计。毕业后,他在牛津找到了一份工作,并决定留下来。随着香港的民主示威活动愈演愈烈,他感到有必要表达支持。

他参加了伦敦的声援抗议活动,后来又主动帮助新来的香港人重新安置。最终,他创立了细叶榕人道支援基金,一个支持香港政治犯的慈善机构。当中国大陆的亲北京报纸第一次提及这一组织的名字时,他说,“我知道没有回头路了。”



托马斯·冯志愿帮助新来的香港人在英国重新安置。他创立了一个支持政治犯的慈善机构。 MARY TURN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不是只有像冯先生和郑先生这样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香港人才担心成为北京的目标。伦敦南部萨顿区的社区组织者理查德·蔡说,寻求更好教育的家庭以及寻找工作机会的年轻职场人士也感受到了威胁。

萨顿有时被称为“小香港”,因为自2021年以来,已有近4000名前香港居民在此定居。

现年42岁的蔡先生于2008年来到伦敦工作,目前在萨顿经营着一个新移民Facebook群组。在分享的照片中,他小心翼翼地遮住了社区成员的面孔,因为许多人担心他们正受到监视。

“我觉得他们很紧张,或者说对人失去了信任,”他在谈到新定居者时说。他说,香港在3月通过了一项被称为“23条”的法律后,群组变得更为不安了。该立法规定可以对政治犯罪处以包括终身监禁在内的刑罚,也适用于海外的香港人。

蔡先生说:“也许有一段时间,人们放松了一些,”但那些有家人在香港的人担心,如果他们回国,可能会被关进监狱。“他们觉得自己必须乖乖听话,什么也不能说。”

尽管存在风险,一些散居海外的香港人仍然是积极的民主运动人士。维维安·黄说:“我为自己的香港人身份感到非常自豪。”她于2015年移居伦敦,并于2021年在伦敦东区开设了一家名为Aquila Cafe的餐厅。



Aquila Cafe餐厅的照片和装饰。店主薇薇安·黄(音)将餐厅打造成了香港人的聚集场所。 MARY TURN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这家餐厅供应广受欢迎的香港菜肴和街头小吃,已成为散居各地的香港人举办活动和相互支持的场所。餐厅内,来自香港的厨师们正在喧闹的厨房里忙活着,他们端出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虾仁云吞和一盘盘香脆的港式咸蛋黄西多士。

餐厅墙上挂满了抗议活动的照片,收银台上飘扬着港英的蓝色旗帜。黄女士知道这些标志在中国看来具有挑衅性,但她仍然坚定地反对共产党的统治。

“他们试图威胁我们,”她说,“但我不怕。”

28岁的凯瑟琳·李于2018年搬到伦敦学习戏剧。2019年,她开始在伦敦组织声援抗议活动。有一段时间,她在网上使用化名来隐藏自己的身份。但当她的一些政治艺术作品在网上走红后,她觉得再也无法隐藏,于是开始使用真名。

她的政治观点让她与香港的家人产生了矛盾,她知道如果回国,她将面临被捕的风险。她说:“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这一点,”她在独角戏《在另一个世界里,我并不想住在英国》中探讨了这种紧张关系。

尽管有这些困难,李女士说她还是在伦敦找到了一种集体归属感。



来自香港的活动人士凯瑟琳·李和刘祖迪,上周在伦敦。李女士用她的艺术作品抗议中国政府对香港的镇压。 MARY TURN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李女士2020年来到这里定居,之后在这里遇到了她的伴侣、30岁的刘祖迪。现在,他们的生活在日常工作和活动之间取得了忙碌的平衡。李女士是一名电子游戏测试员和演员,刘先生则是一名建筑测量师。

刘祖迪是香港当局去年7月悬赏通缉的八名持不同政见者之一。他和名单上的其他人已被警告将被“终身追捕”。

在伦敦的生活对他而言并非总是高枕无忧。2020年,他在这里遭到蒙面人的残忍袭击,当时的情形颇为可疑。他的脸上至今仍有伤痕。

 刘祖迪认为袭击与他的活动有关,但警方告诉他可能是一起仇恨犯罪。几周后调查结束。一些假记者也曾联络过他,他怀疑这些假记者是代表中国政府工作的。

本月在伦敦的逮捕行动给了他新的希望,此前他曾感到沮丧,因为他认为英国对日益增长的中国威胁无所作为。

他说:“这是英国政府第一次用真正的、关键性的行动来认真对待香港人面临的威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