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国同城 首页 科技 查看内容

媒体:美元霸权崩塌?假消息!美元霸权逐步崩塌?真的(图)

2024-6-18 20:53| 发布者:青青草| 查看:6| 评论:0 |来自: 酷玩实验室

摘要:6月14日,网上爆出了一个惊天大瓜,沙特不准备和美国续签石油美元协议了。消息一出,全网一片欢腾,许多自媒体作者都表示美元霸权要彻底倒下了。然而不久,又有博主出来辟谣,说这家叫做《诗华日报》刊发的这条不 ...
6月14日,网上爆出了一个惊天大瓜,沙特不准备和美国续签石油美元协议了。



消息一出,全网一片欢腾,许多自媒体作者都表示美元霸权要彻底倒下了。

然而不久,又有博主出来辟谣,说这家叫做《诗华日报》刊发的这条不续签的消息是假的,一时间,舆论场陷入一片混乱。

我仔细研究了这个新闻后,发现里面有问题。

比如,沙特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是假的,而且当年尼克松,基辛格和沙特签署的,现在网上说的所谓“协议”只是个谈话备忘录。



但消息假中有真,比如沙特愿意用非美元结算石油贸易的消息,是真的。

还有,6月5日,沙特正式加入由国际清算银行和中国牵头成立的央行数字货币跨境试验项目: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也是真的。

因此,这貌似是美国经典信息战套路的又一次发挥。

概括一下,就是鱼目混珠。

操作上,先炮制一个容易被辟谣的谣言,然后把离谱的假消息和真实的重要的消息放到一起宣传,如此一来,在辟谣的时候,就容易把真实的重要消息一起“辟”掉或者忽略掉。

就像后两个消息,没人在意真假,甚至没人提。

不过,我们今天就不聊虚无缥缈信息战了,我们来聊下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未来。这次事件,对石油-美元体系的影响,有多大?

这里我先说结论,短期内,不会立刻让美元失去储备货币地位。

不过,也正如路透社给出的评论,这可能是全球石油贸易朝着减少美元结算迈出的又一步。



所以长期来看,这对美元的信用又有很大的削弱作用。

随着全球紧张局势加剧,美国“后院”四处起火,西方货币的转型必然会加速进行,最近美联储还没降息,欧洲央行居然率先降息,就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美元霸权正在松动的这个事实,并没改变。

那么,这一次,美国有能力逆转这个局面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美元能否继续找到新的,稀缺的价值标的物”。

而这,就要谈到近几十年历史以来,美元是如何成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并长期维持这一状态的原因了。

众所周知,国际货币体系需要有一个“锚”,也就是锚定物。

因为有了锚定物,国际货币的价值才有一个衡量标准,换言之,就是具有确定性。

就好比你有100万,你自然而然会去寻求两种保障:

一是安全,就是这100万不会突然变废纸了。在你想买东西,特别是关键生存物资的时候,这100万一定要能用。

二是增值,也就是希望这100万能越变越多。

而这个锚定物,就是用来保障安全的。

马克思说,“货币天然不是黄金,黄金天然是货币”。

黄金在几乎所有的古代文明当中都被视为珍贵之物,它化学性质稳定,质地较软易于分割,有一定的开采难度,更重要的是,金(Au)这种元素来自于超新星爆炸,人类离掌握自主生产黄金所需的能量还遥遥无期,因此它的供给是有限的。

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时候,黄金就承担了锚定物的角色。



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例(35美元=1盎司黄金),而其他货币对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

也就是说,黄金美元时代,美元的锚是黄金,而其他货币的锚是美元。

然而,变数出现在1958年。

这一年,由于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欧洲国家实施了经常账户自由兑换,国际市场对美元的需求量已经逐渐超越了美国储备的黄金价值。

因此,国际投资者不再相信美元与黄金之间还能够维持最初的兑换比例。

到了1967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授意法国央行动用美元储备运回3000吨黄金。

自此,黄金美元体系开始崩塌。



随后的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停止按35美元1盎司的价格兑换非储备货币国家的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崩溃。

尽管后来出了个权宜之计的史密斯协定,但依旧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1973年2月,美国宣布美元再贬值10%,西方国家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史密斯协定终止,金本位彻底崩溃。

彼时,苏攻美守,美国不仅在越南陷入战争泥潭,国内反战游行示威频频,黄金美元体系的崩溃更是令处于劣势的美国雪上加霜。

就在美国上下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基辛格。



这位注定会在美国历史留名的冷战战略家,提出了著名的战略思路——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这个核心思想,也被称为“基辛格战略”。

当然,这句话也同时揭示了美元霸权的底层逻辑,那就是通过控制全球主要国家必需的、稀缺的价值标的物,来维持自身货币的超然地位。

从粮食角度来说,北美平原如果开足马力生产,其粮食产量足以供给全球,这是美国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剩下的,就是要搞定石油。

而彼时,全球拥有大量石油的地区基本集中在中东和苏联,又恰逢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中东危机,原油减产,世界油价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上涨。

在高油价下,苏联的油气成了香饽饽,通过石油出口获得了巨大的外汇储备,深度影响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和工业。





而作为苏联冷战对手的美国,也意识到了苏联的问题所在。

于是,美国开始深度介入中东事务。

在1976年的牙买加会议上,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国家签署了协议,锁定石油-美元的交易。

而在基本平息了长达数年的中东乱局后,1985年8月,在美国的影响下,沙特的石油日产量从200万桶暴增到900万桶。

这导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暴跌至12 美元/桶,令苏联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物资短缺,民生堪忧。



可以说,美国对油价的操纵,也是导致苏联最终解体的重要因素。

而在苏联解体后,石油美元体系也在美国超然国家实力的加持下,越发稳固,此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在萨达姆宣布将以欧元结算伊拉克石油出口之后,以一小罐洗衣粉为借口出兵攻打伊拉克,将萨达姆这个破坏规矩的人吊死示众。

直到近年,美国中东战略逐渐走向失败,被迫战略收缩,时至今日,已经有包括沙特、伊朗、阿联酋、俄罗斯在内的众多石油出口国开始开放非美元结算,而美国对于这些国家统治集团的打击不能说没有,但相比萨达姆来说可谓微乎其微。很显然,封印已经被打开,石油美元体系逐渐松动。

那么,在石油美元走向终结的今天,美国能找到新的锚定物吗?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石油美元时期,美元能够成为世界货币,是因为掌控了此前阶段对全球生产力发展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容易掌控的生产要素。

石油对于工业、民生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而其它的那些同样重要的因素比如各类矿产,太过分散不好控制,唯有石油特别是开采成本低廉的浅层石油,大量集中在海湾地区。

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对全球生产力发展最重要,同时又是容易集中控制的生产要素,是什么呢?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算力。

这也是美国目前在生产力方面,对比全球其他国家唯一有着巨大优势的方向,而且是未来社会的必需品。

目前,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美国依然掌握着全球大多数的高端生产力,近几年英伟达的股价就是人工智能高速投资,算力高速发展的缩影。



而前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也表示,未来20年至30年内,每12个月算力总量将增加1倍。

因此,从货币原理的角度来看,只要算力能够按部就班继续发展,且美国处于长期领先地位,他们就可以用美元锚定算力,因为未来的大国不可能不用AI,人民不可能不用高科技产品。

比如,来自市场研究公司Ipsos的一项调查就显示,2023年,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3-5年内极大地影响他们生活的人,比例从60%上升到66%。此外52%的人对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表示焦虑,比2022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



因此,这又是一个垄断全球的好机会,做好了,不仅可以克服当今时代美元超发的问题,也可以克服黄金-美元通缩的问题。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变数。

那就是我们,中国。

众所周知,算力优势也是建立在工业化和规模基础上的。

比如说,现在的人工智能训练中心,开关机就会造成数以十兆瓦计电网功率波动,美国各州电网纷纷表示不堪重负,导致OpenAI,Google,微软等大厂不得不把各自的几十万张算力卡分散部署。为了确保未来的电力供应,微软投资数十亿美元研发新型核电站。

而中国表示,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恰好有着已经“去工业化”的美国所没有的,“一力降十会”的能力,因此我国产业升级一旦成型,美国的算力优势注定不保。

比如目前,我国机器人安装量居世界首位,全球61%的人工智能专利都来自我国。



那么,拖慢中国的追赶速度,在高科技上尽可能地给我们卡脖子,就是美国的当务之急。

比如,近几年,美国针对芯片、先进计算等领域,通过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法案等方式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

去年10月,美国宣布扩大对华出口限制,英伟达在限制令发布后,对华出售用于AI训练和推理的芯片性能进一步受限。

不过,同样是在2023年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中,中国信通院研究团队指出,我国算力规模正在稳步扩张,智能算力增长强劲。



基础设施算力规模达到18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

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已投运智能计算中心达到25个,在建智能计算中心超20个。

设备方面,我国近六年累计出货超过2091万台通用服务器,82万台AI服务器,全球占比33%,和美国的34%不相上下,增速高达50%,其中智能算力保持稳定高速增长,增速达72%,而且这个增速还在持续增加。

因此,今年三月,美国继续加码,其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实施额外出口管制”的新规措施,修订了BIS于2022、2023年10月制定的两次出口限制新规,全面限制英伟达、AMD以及更多更先进AI芯片和半导体设备向中国销售,对中国出口的AI半导体产品将采取“逐案审查”(case-by-case review)政策规则,包括技术级别、客户身份、合规计划等信息,都会全面查验。



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我国AI的井喷式爆发。

根据天翼智库的数据,目前,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了230EFLOPS,智能算力规模达到了70EFLOPS,增速超过70%。

中国电信研究院预计,到2024年底,全国算力规模将超270EFLOPS。

因此,只要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下去,美国的这种优势就不可能是长期的。

而美国一旦失去美元霸权,会发生什么呢?

美国每年有大约一万亿美元的货物贸易逆差,也就是说,美国靠印美元,每年会从别国白嫖价值一万亿美元的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一旦失去美元霸权,那如何维持高福利,如何在社会越发割裂的情况下,维持国内稳定,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在美国股市、债市、楼市中交易的超过百万亿美元资产中,有相当部分并非基于美国本土产生的价值。一旦失去美元霸权,如何防止全球资本另觅他所,高端人才作鸟兽散,这就又是碰都不敢碰的话题了。

所以说到这,我们就要认识到,美元,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甚至是个绕不开的死结。

因为对于美国来说,失去美元霸权,势必会造成连锁反应。

我认为中国并没有主观上要搞死美国的念头,我个人也很希望美国可以顺利从全球帝国转型成一个普通国家,希望美国的朋友岁月静好,但是孩子们,这很难。理性预测的话,出现类似于晚晴那样的严重国家危机,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美国也不可能坐以待毙。

其实,由于类似光伏、核能、储能这样的新能源技术不断成熟,无论沙特是否和美元解绑,美元衰落的大趋势都不会改变。

也就是说,脱钩解绑石油,寻求新的价值锚定物,是美国无论如何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为了保持自身的稳定,美国必然会继续加大对中国的地缘战略投入,加紧围堵步伐,争取在美元彻底失去霸权地位之前,引爆亚太几大火药桶的至少一个,让中国陷入战争泥潭。



而且,还要保证自己不进行深度介入,以做到将中国经济拖垮,防止我国产业升级成功,挑翻美元霸权的目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必有而且只有一种矛盾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作用,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则是非主要矛盾。

如此看来,破局的重点在于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包括算力在内的高精尖科技和高端生产力。

因此,可以想见,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我们国家还是会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特别是抢占算力制高点和军事装备的制高点,为重中之重,以确保美国只能在“眼睁睁看霸权衰落”和“滑铁卢式霸权崩塌”中,两瓶毒药选一瓶。而别的一些事情,比如对岸的小岛问题,比如是否要转型成福利国家以达成更健康的国内经济循环问题,都会为此让路。

一个国家的国族构建来自于共同的记忆,这种记忆既包含共同的成就,也包含共同克服的困难。如果没有从百年屈辱中靠自身努力拼死爬出来的共同记忆,现代中国不会与印度有那么大的区别。而美国自北美殖民地建立以来,取得的成就固然是无比辉煌,但它遇到的挑战、困难,它不得不咬紧牙关爬出来的坑,太少,太微不足道,这导致它的国族构建迟迟没有完成。

现在有一个考验和机会摆在美国面前,那就是从失去美元霸权的大面积失血休克中,站起来,成为新全球秩序下的一个正常国家,真正地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