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国同城 首页 新闻资讯 时政热点 查看内容

低价套现的英伟达创始人:血亏1000亿美元,也曾后悔(图)

2024-6-19 04:23| 发布者:青青草| 查看:9| 评论:0 |来自: 芯东西

摘要:随着英伟达市值站上3万亿美元大关,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根据福布斯的实时数据,目前黄仁勋的净资产达1134亿美元,位列全球第12名。不同于黄仁勋的高调与风光,英伟达的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 ...
随着英伟达市值站上3万亿美元大关,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根据福布斯的实时数据,目前黄仁勋的净资产达1134亿美元,位列全球第12名。

不同于黄仁勋的高调与风光,英伟达的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都早早隐退。其中曾是英伟达首任CTO的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早在2006年便出售了自己拥有的所有英伟达股票。

如果他不出售自己做持有的英伟达股票,目前将拥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资产。但普里姆如今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几乎从不公开露面,不参与英伟达的任何事务。



▲柯蒂斯·普里姆(来源:伦斯勒理工学院)

普里姆其实是英伟达创业早期技术方面的重要奠基人。他拥有近200项发明专利,基本都和计算机图形和I/O设备相关,也负责了英伟达初创时重要技术人才的引进。

在加入英伟达之前,他曾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PC的图形处理器——IBM的专业图形控制器。在3位创始人正式创立英伟达之前,曾用普里姆的姓氏暂时命名这家公司。

不过在英伟达成立10年之后,普里姆就因为家庭问题完全退出了英伟达公司。他的前妻对他有长期的家庭暴力史,多次引得警方上门处理,最后闹上法庭以离婚收场。

普里姆在英伟达1999年上市后就开始了自己的慈善和教育事业,通过出售英伟达股票获取大量资金,并捐赠给自己的大学母校纽约伦斯勒理工学院(RPI),捐赠总额达2.75亿美元。2023年时他更是豪掷9500万美元,为伦斯勒理工引进了IBM的Quamtum System One量子计算机,使伦斯勒理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拥有这一计算机的大学。

一、计算机图形领域大佬,设计世界上第一个PC图形处理器

童年时期的普里姆就对计算机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童年时随着家庭在美国东海岸各地居住,最后定居在克利夫兰。除了计算机,他还演奏古典音乐,在大学时期曾经担任四年的大提琴手。

普里姆大学时就读于纽约伦斯勒理工学院(RPI),这所学校以培养出色的工程师而闻名,是美国四大工程院校之一。普里姆本可以选择更知名的大学,比如麻省理工学院(MIT),但他了解到伦斯勒理工有当时最先进的IBM计算机,于是便选择了这所大学。

在创办英伟达之前,普里姆曾在Vermont Microsystems和Sun Microsystems工作,并在计算机图形领域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Vermont Microsystems工作时,普里姆为IBM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PC的图形处理器——IBM的专业图形控制器(PGC)。他是PGC的架构师和首席设计师。这一处理器是当时最为先进的图形处理器之一,提供了640×480像素的高分辨率,可以从4096种颜色的调色板中选择256种颜色,刷新率也达到60赫兹。



▲普里姆为IBM设计的图形处理器(来源:《GPU编年史——创新之路》)

1986年,普里姆加入了Sun Microsystems。在Sun工作期间,普里姆设计了Sun的明星产品GX系列图形加速卡中帧缓冲控制器(FBC)和变换引擎和光标(TEC)芯片中的变换引擎。

帧缓冲控制器是GPU渲染管线和显示输出之间的接口,对实现流畅高效的图形渲染和显示至关重要。而TEC芯片让加速卡能支持更多类型的计算需求。

普里姆设计的初代GX图形加速卡能提供50兆浮点计算(MFLOPS)的算术计算能力,这并不是当时最先进的算力水平。但在80年代末,强大的3D图形系统是昂贵且难以编程的。普里姆在设计时采用了开放的操作系统和图形库,同时也没有一味往芯片上堆料,这让这块GX图形加速卡的售价相对低廉,让更多开发者能获取到图形加速工具。



▲普里姆参与设计的GX图形加速卡(来源:《GPU编年史——创新之路》)

GX图形加速卡还允许开发者在原生环境中直接使用类似C语言这样的高级语言进行编程,无需特殊的模拟器、汇编器、微码或硬件,实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设备控制水平。这些思想后来在英伟达初创时期的UDA(统一驱动架构)、CG(C for Graphics)和最终推广的CUDA上都有体现。黄仁勋认为,如果没有CUDA,就不会有今天的英伟达。

二、曾是黄仁勋年轻时顶头上司,技术路径失败后不再参与硬件架构设计

Sun Microsystems是普里姆结识黄仁勋和另一位创始人克里斯·马拉乔斯基(Chris Malachowsky)的地方。80年代末,黄仁勋以半导体设计公司LSI Logic驻场员工的形式加入了Sun Microsystems的一个开发项目,这个项目的领导者就是普里姆和马拉乔斯基。黄仁勋在工作期间和普里姆和马拉乔斯基有大量的互动,这让二人注意到黄仁勋的才华。他们在工作期间建立了牢固的友谊。



▲英伟达3位创始人近期合照,从左至右:普里姆、黄仁勋、马拉乔斯基(来源:英伟达)

普里姆和马拉乔斯基其实是最早有创业想法的两位创始人,他们花了不少时间才说服黄仁勋入伙。在1993年英伟达未正式创立之前,这3位创始人还暂时用普里姆的姓氏(Priem)命名了他们的初创企业,称之为Primal Computer。他们在普里姆家的一间卧室里完成了英伟达创业前的准备工作。



▲90年代的普里姆(图源:普里姆)


在英伟达创立初期,普里姆作为公司CTO,负责了不少技术人才的引进,其中就包括英伟达的首席架构师约翰·蒙特拉姆(John Montrym)。蒙特拉姆后来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块可配置的图形处理器NV20,为机器学习革命打开了大门。

成立初期,英伟达坚持使用普里姆在Sun Microsystems时期使用的四边形渲染技术。四边形在渲染时可以更容易地与像素网格对齐,这有助于减少纹理映射的锯齿效应。

但英伟达的这一愿景并未受到市场的认可。当时的游戏开发者很少使用四边形渲染技术,大多数都使用三角形渲染技术。微软更是在1995年9月宣布基于三角形渲染的DirectX规范,还将当时最热门的《毁灭战士》(Doom)系列游戏移植到DirectX上。

2个月后,英伟达的NV1芯片才正式发布,此时市场对采取四边形渲染的NV1芯片已经没有太大兴趣了。



▲搭载NV1的世嘉设备(来源:YouTube)


英伟达的合作伙伴日本游戏机巨头世嘉由于编程困难和开发进度慢,也放弃了进一步使用NV1的计划。当时黄仁勋亲自前往日本与时任世嘉总裁入交昭一郎会面,最终世嘉总裁决定再给英伟达一次机会——一笔500万美元的投资。

这笔救命钱让英伟达能够与世嘉公司继续合作开发NV2,这块芯片同样是基于四边形渲染技术的。项目期间普里姆7次飞往日本推进工作,但这一项目最终胎死腹中,NV2产品从未问世。

普里姆在NV2项目之后就不再参与硬件架构的工作了,但他继续在英伟达的其他项目中做出了贡献。英伟达的前两款产品的失败原因不只是四边形渲染技术,还因为当时他们想在一块加速卡上融入图形、音频和游戏手柄端口等多种功能,这让产品价格过于昂贵且每一部分的表现都不能达到最优。

硅谷传奇投资人、红杉资本的唐·瓦伦丁(Don·Valentine)给了英伟达第一笔投资。在英伟达出现财务危机后,他向黄仁勋分析道,英伟达的定位不够清晰,必须从计算机图形公司、音频公司和游戏机公司这3个方向中选出1个。

普里姆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在公司走廊里与黄仁勋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并最终说服黄仁勋选择图形加速器这一发展路径。

这一决定让英伟达终于走出了泥潭,做出了他们第一款广受市场认可的产品RIVA 128。普里姆在2022年的一场分享会中称,这是英伟达精神的转折点,彻底重塑了英伟达。



▲ RIVA 128(来源:Videocard Virtual Museum)

在英伟达任CTO的10年里,普里姆的愿景对于塑造公司发展轨迹并推动其在科技行业取得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对新兴趋势和技术有十分敏锐的理解,很早就意识到了GPU不仅仅只能用于计算机图形,推动英伟达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

三、一上市就放弃近10%股票,如今价值约1300亿美金


1999年,英伟达以11亿美元的市值上市,并正式将公司的产品命名为GPU。同年7月,普里姆还与他的第一任妻子维罗妮卡结婚。

2个月后,他成立了普里姆家族基金会,将他持有的12.8%(IPO时)英伟达股份的3/4以上捐赠到这一基金会。按今天的股份数量计算,相当于约10亿股。他在2023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这笔捐赠的主要原因是他不想让政府从股票出售中获得任何税款。

那时候,普里姆认为自己在英伟达剩余的股份最终可能会有5000万美元的价值,在2023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普里姆吐露真言,完全没想到英伟达市值会突破万亿美元。

如今,英伟达市值已经稳居3万亿美元,普里姆当年持有的股票如果没卖掉,现在价值大概超过1000亿美元了。

一开始,普里姆家族基金会主要的捐赠对象是大自然保护协会和蒙特利湾水族馆等自然保护组织,后来主要转向了教育方面的捐赠。普里姆家族基金会早期的网站上写道,“我们相信,大部分痛苦都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它一开始就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他认为教育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



▲普里姆家族基金会支持的部分公益项目与合作伙伴(来源:普里姆家族基金会)


普里姆醉心慈善或许与他家庭的宗教背景有关系。虽然他本人不信奉基督教,但他的父亲,姐姐和祖父母都是牧师。

2000年,普里姆回到他的大学母校伦斯勒理工学院,接受该大学给他颁发的年度企业家奖。 普里姆说:“我一走进校园就感觉这就是我的使命。”他称自己在2000年和2001年两次向伦斯勒理工捐赠了100万美元。从2002年至今,普里姆家庭基金会开始每年向伦斯勒理工捐赠少1000万美元。

此外,在2001年,也就是普里姆开始向伦斯勒理工捐赠时,这所大学宣布收到一笔匿名捐赠,承诺分期捐赠3.6亿美元。但普里姆和学校都没有评论他是否是捐赠者。如果将这笔匿名捐赠算在普里姆头上,他目前可能已经向伦斯勒理工捐赠了2.75亿美元,占该时期伦斯勒理工收到的捐赠总额的40%。他还承诺再捐赠约8000万美元。

伦斯勒理工学院不仅仅是普里姆的捐款对象,也是他寻找意义和慰藉的地方。在谈到自己对母校的捐赠时,普里姆称:“我在外面的世界经历了地狱般的事情,而这所学校实际上是我的避难所。”他从2003年起就在伦斯勒理工的校董会任职,他认为这是自己的“目标”和“维持理智的方式”。

四、因家庭问题从英伟达离职,豪捐9500万美元归零基金会

普里姆的慈善事业一片风生水起,但他在英伟达的工作却并不顺利。普里姆说,他因家里的个人问题而分心,无法在工作时达到他想要的水平,所以他在2003年,也就是英伟达成立10周年时辞任英伟达CTO,彻底离开了英伟达公司。

普里姆在2023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说自己接下来10年的生活一团糟。普里姆的妻子对他有长期的家庭暴力史,他在2013年提交的法庭文件中称,他妻子对他的家庭暴力“产生了19份书面警方报告、5次逮捕、3项刑事定罪、3项刑事保护令、1项民事临时限制令和3次缓刑”,最终二人离婚。

普里姆说,他曾与加州当时的参议员会面,倡导一项修正案,使涉嫌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更难获得配偶赡养费,这项法案最终通过。他的前妻对家庭暴力轻罪指控没有提出抗辩,他也从未支付过配偶赡养费。

在此期间,普里姆继续帮助伦斯勒理工学院。他说伦斯勒理工几十年来一直在财务上“陷入困境”。他的捐款首先用于基本需求,比如雇用更多教师、翻修建筑和购买实验室设备。随后他又向伦斯勒理工的生物技术和跨学科研究中心以及表演艺术中心做出了捐赠。



▲普里姆家族基金会官网(来源:普里姆家族基金会)


2023年,普里姆做出了他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捐赠,金额达9500万美元。这笔资金将用于引进IBM的量子计算机Quantum System One。这将使伦斯勒理工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IBM Quantum System One量子计算机的大学。他预计这笔捐赠将开启他基金会的“归零之旅”。

结语:也曾后悔早早放弃股票,目前已经离群索居


目前普里姆的净资产大概仅有3000万美元,这要远远少于另外两位创始人的财富。与普里姆一样已经退隐江湖的英伟达创始人马拉乔斯基近期未披露过他的持股情况。但2002年的一次披露信息显示,他当时持有7.73亿股英伟达股票,按照英伟达如今的市值计算约为1000亿美元。

普里姆现在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附近一栋价值600万美元的住宅里,远离电网,手机服务也不可靠。他还拥有一架名为“史努比(Snoopy)”的湾流G450高级私人飞机,每年4次飞往伦斯勒理工。

普里姆目前处于离群索居的状态,他在联系其他人时会使用由一串随机数字构成、用后即弃的电子邮箱,几乎没有人能够打扰他。他说自己从2001年之后就几乎没有收到过垃圾邮件。

普里姆每天只会想起英伟达两次——在他戴上和脱下英伟达5周年纪念手表的时候。但如此洒脱的他在看到英伟达飞涨的股价时,也会有几分不甘。他在《福布斯》2023年的采访中说道:“我做了件有点疯狂的事情,我希望我当时多保留一些英伟达的股票。”

来源:《GPU编年史——创新之路》(The History of the GPU—Steps to Invention),《福布斯》,《财富杂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