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国同城 首页 生活 查看内容

中小学生科创作品代做:一件800元到3000元,包获奖(图)

2024-5-21 17:44| 发布者:青青草| 查看:6| 评论:0 |来自: 红星新闻

摘要:“蒙特卡洛算法”,最初被开发用于模拟核反应堆中的中子传输问题,近段时间出现在某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项获奖作品中,引发不小争议。有网友直呼“已达硕博水平”,怀疑该作品存在成人代做。近日,事发当地教委一 ...
“蒙特卡洛算法”,最初被开发用于模拟核反应堆中的中子传输问题,近段时间出现在某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项获奖作品中,引发不小争议。有网友直呼“已达硕博水平”,怀疑该作品存在成人代做。近日,事发当地教委一名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此事正由教委、科协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组委会进行调查,目前调查尚无结果。“我们今后肯定会更加审慎地监督各类赛事、活动和评奖评优。”

5月21日,中国科协办公厅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他们已经注意到相关问题,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正在研究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此事尚无定论,但网络上早有不少面向中小学生科研代做的商家,宣传称只需要花费800-3000元就可以代替完成作品,购买产品原件和相关研究报告,功能介绍、创意来源一步到位,全程基本不需要孩子本人参与。

01

代做网店宣称“包获奖”

提供代做产品清单及操作视频


检索“科创代做”等关键词,记者以家长身份询问了一家提供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代做服务的淘宝店铺。这家店铺称自己年产1900多个产品,“无所不作”,“可大批量”。销售数据则显示该店一项服务产品的月销售量突破4000件,产品的销售额超过了4万元。



▲提供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代做服务的淘宝店铺


记者随后添加了店铺程老师的微信,其向记者提供了代做产品的清单。清单中有40余件代做产品的名称及功能描述,其中既有听上去较为专业的“基于arduino的自然水域废水排放水质监测站”“基于RFID原理的作业收集和数量统计装置”等,也有贴近生活的“防止烈性狗狗伤人控制系统”“智能存钱罐”等。

这些作品被大致分为社会公益、智能生活、校园安全、智能交通、环保、宠物管理等方面。有的项目除了功能介绍,还有创意来源的阐述。比如在“田径跑步自动计时器”的创意来源介绍中,以往的计时方式都是通过手动按停表来计时,裁判很难同时计时或者计圈数,出现漏跑圈数,计时不准的现象。所以此项目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动检测每个运动员跑的圈数和跑的每一圈的时间的设备。



▲智能存钱罐


记者选择了代做其中一款产品——智能存钱罐,据介绍联网后将会展示存钱数额。程老师很快将该产品的操作演示视频发给记者,并表示只需要2000元,就可以购买产品原件和相关研究报告。操作视频出现一个简易透明塑料方盒,盒内缠绕着电线,上面有显示屏和密码按键。程老师介绍了基本电源及网络配置的方法,如何输入密码打开存钱罐,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红外线模块计算硬币数量。

而当记者提出如何证明孩子本人参与了科研成果制作时,程老师表示,除了拍一套成品实物参赛,还可以多拍一套散件用于拍摄制作过程的照片,作为参考资料提供给评委组。

程老师的朋友圈中晒出了许多使用参赛作品获奖的买家反馈。有的买家自称进入了“全国某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某少年儿童发明奖”的国赛,有的则获得“9组市级一等奖”。据程老师介绍,店铺也面向培训机构批量销售产品,模式和卖给个人买家的类似,包括全套作品和研究报告。

程老师向记者宣称,在他的帮助下参加“2023-2024学年某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可以“不拿奖包退款”。据他介绍,参加该赛事的某一赛项,只需花费7000元,即可获得省一等奖,绑定全国三等奖。

“这个说直白点,就相当于花钱买奖,您这边提供个人的报名信息,我帮您操作。然后您坐着等拿奖就行了。”程老师说。当记者对是否能够获奖表示怀疑时,程老师进一步表示自己“有内部渠道”。记者又向另一家代做机构咨询该赛事,对方表示,只要花费399元,就可以购买一个“包获奖”的参赛账号。选手只要通过该账号线上参赛,“最低可以保证一个省级三等奖的成绩”。

02

竞赛拿奖对升学的影响:

虽规定不得作为加分项,但仍有优势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过去不少大学会在自主招生中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比赛获奖情况提出要求。2020年,教育部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此后“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成为自主招生的替代方案。

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通知所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包含44项竞赛活动。通知规定,名单中“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和高考加分项目”。但据记者了解,由于名单中的赛事经过教育部认证,具有成熟的评价体系,因此含金量较高,被民间称为“白名单赛事”,此次引发争议的科创比赛也包括其中。

然而,事实上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对升学仍有不小优势。

一些高校仍会在招生简章中提到希望学生具有“科研志向”和“创新潜质”。例如,江苏师范大学《2023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中就写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届高三学生,均可以申请报名”,其中包括“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等科技类竞赛活动中获得省级赛区三等奖及以上。”

红星新闻记者查阅了上海一所市直属高中的2023年自主招生方案,其在招生要求一栏写道:“单科学科素养表现优异或在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另一所市直属高中2023年的自主招生方案也要求学生:“在数理化或在科技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显示有一定特长。”

03

科创赛事评委:

作品明显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分数不会太高


对于以上网店声称的所谓“保证拿奖”,在西南地区一家青少年培训机构的老师看来,其参加的是没什么含金量的比赛,“没什么用,评委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零基础的中学生如果想要达到可以参赛的水平其实不难,一般需要经过一年左右的学习。而有些机构为快速出成绩,会直接让老师帮学生代做。

这名机构老师表示,科创说到底还是要孩子的兴趣,从他以往辅导的获奖作品来看,创意设想一般从生活中来,再到调查问卷及作品一步步实现,老师起到引导完善作用就足够,“有了好的创意,其实想要比赛获奖不难,但是如果学生没学到什么知识,找人代做,获奖也没什么意义。”

那么该如何辨别参赛作品中代做的痕迹呢?记者以参赛指导教师的身份咨询了上海近期举办的一场“白名单”自然科学素养类赛事主办方。负责赛事的老师介绍,比赛分为前期评审和后期答辩两部分。评委专家首先会对参赛选手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如果参赛作品明显超出中学生能力范围,“评委专家心里都有数,分数也不会给得太高。”而现场答辩时,专家会就作品相关的基础知识向选手提问。

一位曾参加过西南地区某科创赛事的评委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当他遇到明显超出该年龄段知识储备的参赛作品时,他会将提问侧重点放在科创发明的详细过程。不过前述主办方老师也坦言:“尽管有这些‘识别’流程,个别作品具体是不是学生自己做的,是否存在老师代做的情况,有时我们也很难去确定。”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曾表示:“当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结果与升学有关系的时候,部分家长、老师就会想办法‘走捷径’。”

朱邦芬认为,一些家长和老师们需要改变自己对科创比赛的认识,“不是搞几个看起来高大上的项目,或是在什么比赛中获奖,孩子就能成才;科技活动中的成绩不是好学校的敲门砖。参加这类活动除了培养兴趣和专业上的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为人,比如诚信、踏实、韧性等,这些品质不光对每个孩子很重要,对国家的未来更重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