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国同城 首页 新闻资讯 时政热点 查看内容

中俄《联合声明》多次点名美国及盟友,俄专家这样说(图)

2024-5-17 14:32| 发布者:青青草| 查看:6| 评论:0 |来自: 观察者网

摘要:5月16至17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对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这也是其开启新一届总统任期后的首次出访。此时正值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并签署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 ...
5月16至17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对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这也是其开启新一届总统任期后的首次出访。此时正值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并签署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普京为何将中国作为首访国?怎样理解中俄《联合声明》中多次点名美国及其盟友?俄罗斯为何如此看重远东地区?俄罗斯高层近期的人事变动是否与其经济转型有关?围绕这些问题,观察者网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讲师奥列格·亚诺夫斯基进行了一次对话。

亚诺夫斯基认为,“黄金十亿人”或者说是“西方集体”,正在进行一场绝望的斗争,以维护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防止中俄等独立自主的“全球权力中心”出现在世界舞台。

他表示,今天,西方正尽一切削弱俄罗斯;明天,他们将破坏中国周边局势。对俄罗斯来说,中国被视为一个关键参与者和“全球权力中心”,不可避免地处于引领建立新的、公正世界秩序的变革最前沿。面对西方维护其霸权的新殖民主义行为,俄中需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拥有多样主权国家和多元文明的世界。

亚诺夫斯基强调,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经贸伙伴,两国间合作必将不断深化和发展。远东地区是中俄优先合作区域,在该地区建立新的、可替代的物流和生产链至关重要。

亚诺夫斯基提到了俄罗斯高层近期的人事变动,称这与该国经济转型息息相关。他指出,面对来自西方前所未有的压力,俄罗斯正向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过渡,促进军工复合体和民用领域实现协同工作并相互支持。



5月16日,北京,俄罗斯总统普京检阅仪仗队。图自视觉中国


以下为对话全文:

观察者网:普京再次正式就任总统后,首次出访选择了中国。普京上一次访问北京是在2023年10月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为何中俄高层互动如此频繁?

在中俄双方上万字的《联合声明》中,多次点名美国及其盟友,并指出“发展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好关系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再次点明“当前的中俄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性质”。如何理解这种双边关系?

亚诺夫斯基:2023年《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中明确规定了与中国的合作优先级。对俄罗斯来说,中国被视为一个关键参与者和“全球权力中心”,不可避免地处于引领建立新的公正世界秩序的变革最前沿。

面对西方的动荡和旨在维护其霸权的新殖民主义行为,俄中之间合作更加紧密。这体现在两国前所未有的经济合作以及在技术交流、科学发展和人员交流方面的密切合作。我们明白,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拥有多样主权国家和多元文明的世界。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西方强加的贸易战框架内存在地区安全问题和全球性挑战。我们看到西方使用前所未有的非法制裁作为惩罚工具。中国看到了这一点,也明白自己并不属于西方所谓的“黄金十亿人”。因此,我们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了一种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战略认知,即有必要联合起来,克服霸权国家压制一切非自己国家以及防止出现一个新的、公正的世界秩序的企图。

观察者网注:“黄金十亿人”的说法由俄罗斯作家齐库诺夫 (Anatoly Tsikunov)在其1990年出版的著作中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人口(约10亿人)消耗了地球上所有资源的最大份额,并认识到资源有限,开始寻求扩大对世界其他地方的控制,以确保本国的优势地位。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了“黄金十亿人”,观察者网注意到尽管中国《联合声明》没有提到这个词,但普京总统在接受新华社的采访时也使用了这一概念。“黄金十亿人”这一说法的是怎么来的?俄乌冲突将来结束后,对“黄金十亿人”的世界格局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亚诺夫斯基:俄罗斯官员使用的“黄金十亿人”概念,指的是“西方集体”精英和特权个体的集合体,或者就像欧盟外长博雷利此前所称的“花园”。我们正在谈论西方世界的那一部分,他们试图全力维持霸权,包括并主要通过剥削其他独立国家的资源,以及通过强迫他们的政府服从,以推广他们的思想和做法。

观察者网注:博雷利曾在一次讲话中提出“花园丛林论”,将欧洲比作“政治自由和经济繁荣的花园”,将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比作“可能会入侵花园的丛林”。他还呼吁那些希望建立和平合法秩序的“园丁”团结起来,共同击退“丛林”。

目前,“黄金十亿人”,或者我们在俄罗斯所说的“西方集体”,正在进行一场绝望的斗争,以维护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即为他们的利益服务并支持他们主导的体系的规则、法规、标准和道德标准体系。他们的任务是防止其他独立、有主权的,且有能力在没有“西方中心”指示下奉行自己政策的“全球权力中心”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西方明白中国和俄罗斯就是这样的“权力中心”,因此正在尽一切可能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在南海的挑衅,以及通过引入AUKUS在东南亚地区建立安全集团的前所未有的企图。在俄罗斯问题上,我们看到了西方正施加前所未有的制裁,以及向乌克兰“傀儡政权”提供远程武器,并企图将冲突升级为区域性泛欧战争。

西方在乌克兰冲突中投入了巨大的金融、工业,以及最重要的声誉资源,输掉这场冲突不仅意味着丢脸,还意味着将破坏对“黄金十亿人”所有倡议的信任。西方认为这场冲突不仅仅是另一场代理人战争,而是一场为“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的存续而进行的斗争。今天,他们正在尽一切可能把俄罗斯赶出公平的世界秩序的竞赛,明天,他们将加强在东南亚的AUKUS联盟和挑衅,以破坏中国周围的局势。

对我们来说,乌克兰局势的公正解决,将是朝着公平的世界秩序迈出的又一个决定性步骤。在这种秩序中,真正的主权国家,尤其是全球多数国家的力量将发挥主导作用。

观察者网:普京在接受新华社的采访时,特别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和中国军人并肩作战,抗击日本军国主义,还感谢中国朋友爱护苏军纪念设施。在《联合声明》中,也提到“双方计划于2025年隆重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共同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 这些是否也都意有所指?

亚诺夫斯基:普京总统无疑强调了我们两国人民之间历史纽带的重要性,包括在共同牺牲、共同胜利和争取主权的历史背景下而进行的斗争。我们的人民比任何人都更理解为了更伟大的目标而做出的牺牲(中国在对抗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中遭受了二战期间最大的损失)。



5月16日下午,普京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图自视觉中国


我们清楚日本和欧洲的军国主义机器会导致什么后果,普京总统也有同样的看法,强调了我们两国人民对于军事威胁的深刻理解。在西方试图维持其霸权的背景下,我们再次看到了推动军事集团和公然挑衅的政策。通过在俄罗斯的“近邻”挑起冲突,通过在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挑起“颜色革命”的企图,西方正在尽一切可能削弱我们。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国边界附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衅行为: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美国与东南亚主要国家的军事协议、AUKUS的扩张、韩国建造核潜艇、扩大军事联盟对日本的影响、在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等等。我们不仅看到了AUKUS,还看到了其他军事联盟,以及西方明显发起的军备竞赛。我们看到,这些国家的高级官员发表了咄咄逼人的言论,西方正不断试图削弱俄罗斯,中国从中清楚地意识到西方的这种挑衅言行不会停止。

在这方面,普京总统用这个细微但非常有说服力的历史类比,阐明了我们两国人民曾经捍卫过自己的自由和主权,而在受到压迫时,我们愿意再次为捍卫自由主权而斗争。

观察者网:中俄最新《联合声明》提到“提升工业和创新领域合作水平,共同发展先进产业,加强技术和生产合作,包括民用航空制造业、造船业、汽车制造业、设备制造业、电子工业、冶金业、铁矿开采业、化工业和森林工业”。而普京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指出,俄罗斯将继续为合作创造良好的法律和组织条件。能否介绍下俄罗斯此前有些什么努力?

亚诺夫斯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采访中,普京总统强调了对我们国家的技术发展至关重要的优先产业。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经贸伙伴,这种合作必将不断深化和发展。

说到具体项目,需注意到经蒙古建设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重要性。其次,港口基础设施关系和远东港口作为俄中贸易中转区的作用非常重要。再次,北方航道项目十分重要,各层次合作已深入开展。

此外,我们看到了一些重要投资项目的发展,例如中方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DIF)合作。由RDIF和中国合作伙伴建造的第一座横跨黑龙江(俄称“阿穆尔河”)的铁路桥,将俄罗斯与中国黑龙江省连接起来。这些基础设施及其建设合作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开创了良好先例。

俄中两国在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密切的、伟大的历史关系,从眼下发展势头来看,我们需要的不是回顾历史,而是展望未来。在未来,这样的项目还会更多,合作的深度也会越来越紧密。

观察者网:普京16日晚抵达哈尔滨,预计将出席俄中博览会并访问哈尔滨工业大学。对于中俄经济合作,中国东北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联合声明》中也提到“积极支持地方合作和边境合作,扩大两国地方间全面交流。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优惠制度框架下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原则加强投资合作,开展工业、高科技产业合作生产”。俄方对远东发展有什么具体期待?对东北的哪些产业比较看重?

亚诺夫斯基:正如我之前所说,远东地区是优先合作区域。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物流,以及基于北海航线和“一带一路”等大型项目建立全新的、可替代的物流和生产链。这包括使用远东港口,以及建立和加强区域间物流和相互投资。

此外,在我看来,合资投资项目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包括联合投资俄罗斯和中国基金的风险交易,以实施雄心勃勃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倡议。

普遍认为,开发北极地区特别重要。北极是俄罗斯的优先领域,在俄罗斯外交政策理念中占据第二重要地位。鉴于“西方集体”的特别关注以及由此导致的该地区军事化,我相信俄罗斯和中国可以通过发展互利的商业倡议,为如何在公平主权合作的基础上在该地区开展工作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5月16日晚,普京抵达哈尔滨。图自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俄乌冲突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俄罗斯的经济转型,这股势头之后有可能保持下去吗?最近的人事调整,是否也与此相关?

亚诺夫斯基: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无疑对俄罗斯联邦经济结构的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我们谈论的是俄罗斯在面对西方前所未有的压力(超过1.6万次制裁)的情况下,向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的过渡。这一转变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保持经济增长并创造经济模式的总体弹性;顺便说一下,新任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恰好负责此事。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加速和高效的工业化,不仅基于大规模生产,而且基于技术的发展。

在新的人事变动下,我们看到这两个领域如何得到加强并成为绝对优先事项。俄罗斯已对西方立场不抱幻想,准备进行全面经济转型,随后是军事工业综合体(MIC)、科学和民用部门的经济模式。从科学和与经济互动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了官员的声明与人事变动显然与俄罗斯2月28日发布的科技发展战略有关。

从人事变动的角度来看,普京总统一再表示需要将武装部队和军工复合体的经济“融入”国家的整体经济。从宪法机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的工作角度来看,新任秘书、前防长绍伊古负责军工复合体委员会,该委员会也负责与中国的技术和军工合作。在政府关键职位上,我们可以看到主管工业事务的曼图罗夫担任第一副总理。其他许多地方也是如此。

总统还表示:“俄罗斯联邦必须尽双倍、甚至是三倍努力发展国防工业。”

总的来说,我们看到的人员构成完全能够应付我们当前在全球转型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并展示了我们开始完成将俄罗斯经济转变为适当形式的工作。这种形式由总统指定,现在,军工复合体和民用领域实现了协同工作并相互支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