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国同城 首页 健康 查看内容

手机就能看病!妈妈“亲测有效”“跟医生水平相当”(图)

2024-3-28 08:50| 发布者:north_falcon| 查看:17| 评论:0 |来自: 发现新西兰

摘要:一位新西兰母亲讲了这样一件事:“几个星期之前,我看到我儿子一直在抓腿,我一看吓一跳,他大腿内侧皮肤有一大块凸起的红疙瘩。“当时,我第一反应和很多人一样,拿起智能手机,求助于谷歌医生。”她不是描述症状然 ...
一位新西兰母亲讲了这样一件事:

“几个星期之前,我看到我儿子一直在抓腿,我一看吓一跳,他大腿内侧皮肤有一大块凸起的红疙瘩。

“当时,我第一反应和很多人一样,拿起智能手机,求助于谷歌医生。”

她不是描述症状然后搜索,而是用Google Lens这款应用。

这样可以不打字,直接上传图片分析。

上传后,应用用程序立即提供一系列照片和链接,每一项都可点击获取更多信息。

其中,AI给出的最匹配的结果,是一种听起来很恶心的皮肤病,叫做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

匹配结果解释说,这种痘病毒相对无害,在儿童中很常见,而且“无需干预就能自行消退”。

这位母亲将信将疑,AI的判断能否相信呢?

“我儿子小时候曾被人按住做血检,从此对医疗专业人员有一种心理恐惧,平时都尽量不带他去看医生。但我能相信谷歌的话吗?”

这位母亲的爸爸在新西兰是做GP(全科医生)的,最近刚退休。他的医生爸爸在看过之后,肯定了AI诊断是正确的。

人工智能正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方方面面类似于Google Lens还有DermAssist这类应用今天,AI诊断的应用越来越多……

比如,Google Lens实际上2017年就出来了,最早是一款图片搜索工具,如你看到某人穿了一件衣服,想找一下同款,就拍下来搜一搜图片;或者你花园里有某种杂草,拍下来后,搜索就可以告知草应该怎么除。

去年,这款应用升级了。

由于谷歌每年有数十亿与皮肤相关的搜索,因此Google Lens去年开始把搜图范围扩大到皮肤。

谷歌公司强调,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并非诊断,需要咨询医疗机构才能获得治疗建议。

谷歌表示,建立这个功能是因为“仅靠文字很难描述你皮肤上的奇怪痣或皮疹”。

除了Google Lens,GoogleHealth目前还在测试一款AI工具,叫做DermAssist。

这款应用帮助人们了解与皮肤相关的问题,更加易于使用。打开后,用户需要从多个角度拍摄皮肤、头发或指甲问题的三张图像,并提供一些自身状况的附加信息。



谷歌称,这款应用能识别数百种皮肤、头发和指甲状况,包括80%以上的门诊病症,准确性优于初级保健医生和执业护士。



谷歌称,DermAssist专为16 岁以上寻求皮肤信息和指导(而不是医疗诊断)的人士而设计。DermaAssist目前也未获得美国FDA批准。

 AI诊断 VS. 新西兰医生

在新西兰,皮肤病是家庭医生(GP)的主要的诊疗项目。

而且,家庭医生诊断的皮肤疾病大多数属于轻微病例。

通常,全科医生只接受过最低限度的皮肤病培训,而且一旦发现皮肤问题比较严重,往往会将病人转介给专科医生。

皮肤病专科医生的水平,在本专业领域肯定是超过家庭医生的。而新西兰全国只有75名皮肤科专业医生。

目前公共系统的候诊时间约为6个月。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新西兰用AI诊断皮肤,是不是会比家庭医生还要准一点?

新西兰丰盛湾地区的皮肤科医生Dr AJ Seine表示,他愿意实测一下。



丰盛湾地区的皮肤科医生Dr AJ Seine

Seine医生每年接诊数百名患者,从皮肤癣到红斑痤疮,从带状疱疹到皮肤癌。

Seine医生通常会花20-30分钟询问病史,包括时间轴、症状描述、原有病症以及正在服用的药物,然后再进行彻底的检查。

他首先表示,专科医生有时会使用紫外线灯或皮肤镜,来帮助观察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而仅凭手机镜头+肉眼观察,无法涵盖所有细微病症差别。

此外,医生还会触摸皮肤的纹理和厚度,来了解病症,并经常进行活检。

这些,是AI暂时无法取代的领域。

实测案例一:

第一个案例是一位肤白、患有牛皮癣的成年人。

尽管这种皮肤病比较常见,但是Google Lens却找不到与之视觉匹配的诊断。

案例一:AI未检出。

实测案例二:

第二位病人的病情是皮肤干燥,背部发痒,有皮疹,年幼时有湿疹病史。

Seine医生当场诊断为湿疹(他说,这个常见病全科医生也应该能识别)。

而Google Lens提供了三个可能选项:湿疹、银屑病或炎症后色素沉着。

好处是:AI诊断从数百种病症中缩小到三个。

但缺点是,三个结果是非常不同的病。

Seine医生担心,无法提供确凿的鉴定结果,可能会让患者误入不正确的非处方药。

案例二:AI提供了多个答案,其中包含了正确诊断。

实测案例三:

实测案例三是一位毛利人,他的后脑勺上有一个大的疤痕,Seine医生的诊断为痤疮性颈部瘢痕,这是一种头皮毛囊炎症。



但是Google Lens的诊断结果却是斑块状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斑秃。Seine医生怀疑,是否患者的种族肤色会导致AI的这个判断失误。因为白种人的皮肤很容易看到炎症,而深肤色皮肤上往往不易看到炎症,这经常导致诊断延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有时也难免。而AI技术在涉及到肤色问题时,一直是一个技术难点。案例三:AI判断失败,可能和肤色有关。对此,Seine医生表示,这也是他的一个主要担忧:人工智能算法可能对特定人群缺乏数据支持,比如不同肤色的人。“我不知道它们如何能有足够的毛利人皮肤照片......我和我的同事有时会为有色人种的皮肤而苦恼,所以,我担心AI也会有同样的难题。”

 最怕误诊皮肤癌 “代价太大”

在做了这几个测试之后,Dr AJ Seine谈了自己对AI诊断皮肤病的看法。他说,他最担心的是错误识别痣和皮肤癌,这类误诊代价太高。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皮肤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每年约有300名新西兰人死于黑色素瘤。Seine医生每天都要诊断出5-20例皮肤癌。“我最担心人工智能诊断皮肤癌的能力,如果误诊为痣,问题就太大了。”尤其是皮肤比较白的人身上,更难发现皮肤癌。而在专业诊断中,除非能证明完全无害,否则就会进行活检。Seine医生说,虽然还没有病人告诉他使用了AI诊断,但病人使用搜索引擎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许多病人在承认自己谷歌过自己的症状时,都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谷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作为医生必须接受它,才能与我的病人建立适当的诊疗关系。”Google Lens确实附有免责声明,称不能取代医疗诊断,但存在一种风险,即健康知识水平较低的患者,尤其是那些难以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可能会将AI指导视为准确的诊断,从而不去看医生。Seine医生最后强调,人们应该始终抱着怀疑态度,对待从网上获得的信息,并强调这些信息永远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建议。这一点,对于皮肤迅速变化、起水泡或感到不适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