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国同城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郭台铭兵败美国 号称百亿美元建厂 留下几千亩草地(图)

2024-5-21 12:01| 发布者:青青草| 查看:12| 评论:0 |来自: 华商韬略

摘要:这是一场骗局!文 | 华商韬略 张静波2017年7月,富士康赴美建厂。签约仪式上,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兴奋难掩:富士康的加持,让世人更加意识到美国工人的无与伦比、美国梦的无限可期,美国制造的繁荣就在眼前 ...
 

 这是一场骗局!

  文 | 华商韬略 张静波

  2017年7月,富士康赴美建厂。

  签约仪式上,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兴奋难掩:

  富士康的加持,让世人更加意识到美国工人的无与伦比、美国梦的无限可期,美国制造的繁荣就在眼前。

  然而七年后,美国人却惊呼,自己被骗了。

  【这是一场骗局!】

  3000英亩,相当于3.5个纽约中央公园。

  这是七年前,美国政府为了吸引富士康赴美建厂,在威斯康星州密歇根湖畔,圈下的一块广袤土地。

  一心想要重振美国制造业的特朗普,很清楚富士康作为全球第一大代工厂的重要意义。

  为此,他不惜血本,承诺未来15年,为富士康提供3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

  此外,当地政府还将配套7亿多美元的建厂开支,以及近3亿美元的公路、输电网络等基建资金。

  这个补贴额度,创下了当时美国政府给外国公司的最高补贴纪录。

  而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也投桃报李,决定:

  投资100亿美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兴建液晶面板超级工厂,并为当地提供13000个工作岗位。

  一旦项目落地,这将是有史以来,外资公司在美国最大的一笔新建投资。

  在7月17日的签约仪式上,特朗普兴奋地表示:“对于美国工人和制造业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

  天降甘霖的威斯康星州,更是激动不已。

  “这对我们州乃至美国,都是百年不遇的机会,威斯康星州已经准备好了。”

  在州长沃克看来,这一投资给威斯康星州带来的改变,犹如半个多世纪前,硅谷之于旧金山湾区一样。

  当地人甚至已经在欢呼:

  Wisconsin Valley(威斯康星谷)!

  对于郭台铭的投桃报李,特朗普也给足了面子,演足了戏。

  次年6月,他亲自出席了动工奠基仪式。在现场,他挥舞着铲子,铲起第一锨土,并将这一制造园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然而,特朗普和美国人翘首企盼的奇迹,并没有出现。

  七年后的2024年4月,当现任美国总统拜登来到这里时,这片3000英亩的广袤土地上,只有稀稀拉拉几栋建筑,新修的道路上也人烟稀少。

  最显著的地标,是一个孤零零的巨型玻璃圆球。



  “富士康,就是一场骗局!”

  看着眼前这近乎烂尾的工程,82岁的拜登,用他这个年龄少见的语气,嘲讽道。

  “他们用金铲子挖了一个洞,然后自己掉进了洞里。”

  七年来,为了这个标志性的工程,美国人民付出了很多。威斯康星州和地方政府,前后花了5亿美元搞基建,推平了数百栋房屋,以及农场。

  他们本以为会见证历史,结果等来的却是项目的不断缩水:

  原计划100亿美元的投资,实际投资10亿美元,原本承诺的13000个工作岗位,最后落实的不到1500个。

  【美国,接不住富士康】

  如果说这是一场骗局,而骗子就是富士康,它一开始就只是迫于美国压力,做做样子,那大概率也冤枉了郭老板。

  毕竟,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到美国建厂,对富士康而言,有着巨大的利益。

  更何况,美方还提供了一揽子令人难以拒绝的条件。

  事实上,这个被特朗普称之为制造业回流美国典范的合作,一开始也进展顺利。在项目奠基仪式上,他禁不住赞叹:

  “太不可思议了!18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现在,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方之一。”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大大超出富士康,也超出美国人自己的预期。

  首先,是供应链问题。

  中国行,其他地方也行,这种思维在过去,误导了很多企业。现实是,威斯康星州就没有富士康在国内那样完善的上游产业链集群。

  当地的产业布局和供应链客户,跟富士康的业务,几乎没有任何关联。

  这直接导致富士康原材料、设备等生产成本的急剧飙升。

  更大的麻烦,还在于人力。

  薪水高,都是小问题,关键是,招不到人。

  在美国工厂开建不久后,富士康曾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招聘会。

  结果,仅仅收到1300份简历,最后只有300人去面试。

  由于招不到足够的工程师和工人,富士康不得不想尽各种招数,与其他机构合作,录用退伍军人,甚至把中国工程师派往美国。

  急得郭台铭在公司一次内部集会上,连连抱怨:

  在美国,根本招不到员工!

  生产运营问题,已经让富士康疲于奔命,市场大环境的突变,更让郭台铭措手不及。就在富士康美国工厂开建不久后,全球面板产业急转直下。

  原先规划的10.5代液晶面板厂,不得不缩水为6代产线。

  郭台铭焦头烂额之际,当地州政府却开始反水。

  新上任的州长,民主党籍的托尼·埃弗斯,以富士康未能兑现招工人数等承诺为由,拒绝提供减税补贴,并要求重新签订协议。

  此时的郭台铭,大概已萌生退意。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眼看着自己的样板工程不断缩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急了,亲自找郭台铭私下谈,并在推特上得意地写道:

  “和我谈完,富士康就传出了好消息。”

  事后证明,这不过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

  那次谈话后,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项目并没有好转。

  而特朗普自己,也在一年多后,黯然离开了白宫。

  被鞭打的富士康,最终不得不接受现实:“就电视而言,我们在美国没有市场。我们难以竞争。”

  彭博社则哀叹:

  如果富士康在美国电子产品制造领域都没有竞争力,那就没哪家能行了。

  2023年4月,微软斥资5000万美元,买下了富士康园区的一块地,准备兴建一座大型数据中心。

  那里,成了拜登的新欢。

  但主角,已经不是富士康。

  【重振梦难圆】

  恢复美国引以为傲的制造业,是几代美国总统的口号。

  过去40年,随着全球化和制造业的向外转移,美国工业产出就业规模急剧下滑,工厂更是消失了近1/4。



  尽管仍有很多成功的品牌,但美国很多工业制造能力还在加剧退化:

  波音飞机近年来事故频发,大量造船厂倒闭,不得不求助于日本和韩国……

  对此,美国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非一日可解。

  早在2009年,奥巴马就首次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计划。

  到了特朗普时代,重振美国制造业更是其任期内一项很大的政绩工程。

  2018年,特朗普不顾美国财政吃紧的现状,推出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未来15年,投资1.5万亿美元搞基建。

  他还出台多项法案,旨在保护美国制造业,并号召美国人买国货。

  拜登上台后,尽管执政理念与前任不同,但在重振美国制造业这件事上,高度一致。

  要重振美国制造业,就离不开建厂。无论特朗普还是拜登,在其任期内,都想尽办法,让全球制造业巨头赴美建厂。

  但有些能力一旦失去,再捡起来就很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

  在特朗普时代,苹果就曾向富士康、和硕科技等提出,将所有的亚洲产线,全部撤回到美国去。

  但很多供应商,对于美国建厂兴趣不大。

  和硕科技董事长童子贤,更是一口回绝:电子制造业供应链庞大而复杂,要想实现纯美国生产,非常难。

  不信邪的富士康,倒是积极响应,但很快就被撞得头破血流。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自从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大转移开始,他们的生活就一步步远离了制造业。

  如今,要让已经习惯了办公室的他们,重返汗流浃背的工厂,即便有心,也无力。

  对此,苹果公司CEO库克曾大吐苦水:

  “在美国,你和模具工程师开会时,不知道能不能坐满这个房间;但在中国,你们可以填满好多个足球场。”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上。

  美国收割机、固特异橡皮等展品大放异彩,让整个欧洲惊叹。此后几十年,美国制造业高歌猛进。

  到1894年,美国制造业已跃居世界第一。

  进入20世纪后,可口可乐、福特汽车等美国制造,更是随着美国实力的飙升,不断走向全世界。

  美国学者怀特在《美国的兴盛与衰落》一书中,骄傲地写道:

  “美国的飞机出入欧洲上空,汽车行驶在伦敦和巴黎街头……从奥斯陆到卡萨布兰卡,可口可乐出现了至少9种不同文字的招牌……”

  然而,这些曾令美国人骄傲不已的场景,在目前可以预见的时间里,恐怕都是永远也回不去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