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国同城 首页 历史 查看内容

那就只有开战了

2024-5-16 10:30| 发布者:青青草| 查看:1111| 评论:0 |来自: 东方找西

摘要:01一段悲催的历史。100年前,大清帝国经历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取得了不少成就,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基础,正当举国上下一扫阴霾,陶醉于“同治中兴”而忘乎所以之时,1895年的甲午中日海战,打碎了这场美梦。北洋 ...

01

一段悲催的历史。

100年前,大清帝国经历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取得了不少成就,奠定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基础,正当举国上下一扫阴霾,陶醉于“同治中兴”而忘乎所以之时,1895年的甲午中日海战,打碎了这场美梦。

北洋舰队的惨败,直接导致1898年戊戌变法,遗憾的是英国式的光荣革命并没有发生,

当年的满洲贵族,为了保住既得利益而选错了方向,大清帝国从洋务运动时期的对外开放,退回到鸦片战争之前的闭关自守,洋务派开明派遭受打压,顽固派保守派得到重用,义和团的愚昧行为得到鼓励,而其野蛮排外造成了后来"庚子之乱",遗祸至大清亡国。

历史的不可预知性太多,说起甲午风云,无非一夕渔樵话。

甲午战争风云初起时,翁同龢就按捺不住的兴奋,他是最坚定的主战者。

翁同龢是光绪的师傅、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主战有错吗?没有,翁同龢深读历史,知道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翻开中国历史,但凡民族战争,主战者总是会青史留名,其中的代表就有岳飞、于谦、林则徐、左宗棠、刘铭传等。

主和者,除了汉朝的昭君入塞和唐时的文成公主入藏,一般会赢得骂名无数,比如北宋的媾和与赵构、秦桧的诛岳飞,就是前车之鉴。

因此高举民族主义大旗,主导舆论,站在主战的最前列,往往是不费力也能讨好的事。

要知道,翁同龢的状元不是暗箱操作来的,他家两代帝师,他是清流的领袖,青史留名的机会就在眼前,怎么不可以登高振臂一呼?

再说了,翁师傅本身就是一个爱国者,其爱国言论已经是路人皆知。这样的天赐形象加分的良机,也许他等得已经太久了。 

更何况,这又是一个打击政敌李鸿章的绝佳机会。你李鸿章不是有淮军与北洋水师两张王牌吗?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翁师傅的这张牌打得实在太高明了,不管怎么样自己总能处于不败之地。

赢了,自己是最坚定的主战者,是战略制订者,你李鸿章是不参与直接作战指挥的。虽然是你的军队在作战,但勋功章没你什么份,这些年投入那么多,赢了也是理所当然。

输了,也没啥,甚至更好。

首先,打断你李鸿章的两支翅膀,看你以后还神气不?接着,是你的军队打败了,你得负领导责任,至少可以治个指挥不力的罪。如果慈禧太后心情一不好,杀你李鸿章以谢天下也未可知。 

这不是我小人之心的推测。 

王伯恭是翁同龢的门生,李鸿章的部属,与两派都有关系。据其所著《蜷庐随笔》,他曾试图调和翁李之争,特地从天津赶往北京,拜谒翁同龢,力谏主战之非,翁同龢不以为然,笑话他书生胆小。

王伯恭道:“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岂可放胆尝试。且器械阵法,百不如人,似未宜率尔从事。”

翁同龢答:“合肥(李鸿章)治军数十年,屡平大憝,今北洋海陆两军,如火如荼,岂不堪一战耶?”

王伯恭道:“知己知彼者,乃可望百战百胜,今确知己不如彼,安可望胜?”

翁同龢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吾正欲试其良楛,以为整顿他也。”良楛,即精良与粗劣。

翁同龢的意思是,借此机会,看看李鸿章到底行不行,不行的话,正好整他一把。

无怪恭亲王奕说他:“居心叵测,并及怙权”。

老舍曾说:

“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翁同龢可得一章。

02

朝鲜事起,翁同龢就坐不住了,连老佛爷的心思都不揣摩了,直接发动他的清流进行舆论轰炸。 

战争最起码的一点是知已知彼,然而,翁同龢对于淮军与北洋水师又知道多少?

他知道吨位、火炮口径、射速、航速吗?他知道战时,大清可以调动哪些军队作战吗?他知道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吗?自己的家底他不知道,那么对于对岸那个一直磨刀霍霍的对手,知道人家已经脱亚入欧了吗?知道人家上自天皇下至妓女,都在勒紧裤带发展海军了吗?知道人家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以国运赌这场战争了吗?

估计翁师傅是不知道的。

慈禧也不想打,她老人家对于自己的家底多少还是有点数的,她对李鸿章其实依赖的很深。李鸿章说不能打,她老人家更是不想生事。

可是,实在架不住清流的舆论,因为她也不想做“民族罪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战与和上,慈禧也被帝党绑架了。

战争正式打响的前夕,面对日方咄咄逼人、战事似已不可避免的形势,在翁同龢的影响下,光绪皇帝的主战态度也是坚决的,屡催身膺重寄、统帅淮军和北洋军队的李鸿章积极筹划,应对战事。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有这样一道谕旨:

“现在倭韩情事已将决裂,如势不可免,朝廷一意主战。李鸿章身膺重寄,熟谙兵事,断不可意存畏葸。著凛遵前旨,将布置进兵一切事宜迅筹复奏。若顾虑不前,徒事延宕,驯致贻误事机,定惟该大臣是问!”

从这道谕旨的口气,就可以品出光绪对李鸿章的督责之切,和对他战备不力、“徒事延宕”的不满。

的确,李鸿章是实在不希望打起仗来。要说,在战前可能的条件下,就清朝方面而言,尽量争取化解矛盾、避免战争是应该的。为此,李鸿章主张,中日双方同时从朝鲜撤军,这自然是合理的。

但日本方面不答应。

随后,李鸿章又倾向于清朝单方面从朝鲜撤军,但光绪皇帝明确否定,在给李鸿章的谕旨中说:“彼顿兵不动,我先行撤退,既嫌示弱,且将来进剿,徒劳往返,属殊非计。”

既然光绪皇帝有此指令,清朝单方面撤军的设想,也就不能落实。

那就只有开战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中国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等地,赔款白银2亿两。

据说恭亲王奕訢临终前,对翁同龢有一个评价:

“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

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