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国同城 首页 新闻资讯 环球经济 查看内容

牵手本土企业,展现跨界融合!外国车企,充满“中国味道” ...

2024-4-27 19:30| 发布者:青青草| 查看:14| 评论:0 |来自: 环球网

摘要:【环球时报记者 王冬 陶震 黄兴】睽违4年后,北京车展俨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及智驾产业发展的一次“检阅”。面对中国新能源品牌的竞争,外国品牌一方面在华投放其最新的新能源产品,另一方面也积极和国内智 ...

  【环球时报记者 王冬 陶震 黄兴】睽违4年后,北京车展俨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及智驾产业发展的一次“检阅”。面对中国新能源品牌的竞争,外国品牌一方面在华投放其最新的新能源产品,另一方面也积极和国内智驾、电池头部企业合作,实现“双赢”。新一代中国汽车技术“反哺”海外车企,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供应链巨头,崭新的中国汽车产业链带来的应用成果不但赋能本土品牌,也在惠及世界汽车品牌。这成为北京车展期间的一大亮点。

  日系三巨头合作意愿强

  《环球时报》记者在车展期间观察到,曾以先进造车技术进入中国、开启中国汽车产业合资风潮的外国品牌,在发布会上几乎都浓墨重彩地突出其最新在华投资、研发、合作的成果。

  由于中国市场新能源车型异军突起,以传统燃油车为销售主力的“日系三巨头”正在这场车市变局中经受考验。有不少业内人士和消费者表示,未来日系车可能在中国市场沦为配角。

  本次北京车展上,丰田宣布将与腾讯集团开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结合腾讯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云、数字化生态等优势能力,与丰田的“软件定义汽车”(SDV)等丰富的移动出行相融合,为用户打造个性化、多样化的移动出行体验。在自动驾驶领域,丰田与小马智行的合资公司也即将于近日成立。双方将引领行业共同推进L4级无人驾驶 Robotaxi的商业化落地。

  另一家日系巨头日产选择牵手百度。25日,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开展在AI与智能汽车领域战略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日产汽车公司中国战略及专项任务副总裁、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松山昌史对包括《环球时报》在内的媒体表示,“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智能化变革,消费者对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的需求不断增长。通过合作,百度的生成式AI能力将被应用到日产汽车在中国的车辆中。”

  车展上,本田带来全新电动品牌“烨”旗下的烨GT概念车。这款新车应用大量中国供应商的技术。其中,宁德时代、华为、航盛和科大讯飞分别同本田在电池、屏幕、座舱和语音系统方面进行合作,让这款日系车型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中国味道”。

  合资品牌长安马自达则带来了首款电动轿车EZ-6,这款车型融合两家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设计、操控和安全等领域创新成果,预计于年内上市。

  让“德国制造”更智能、更好玩

  作为众多德国车企的最大海外市场,“中国制造”同“德国制造”在汽车产业链已密不可分。德国汽车品牌在车展期间高调宣传同中国汽车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车展上,BMWYY>宝马集团的新世代概念车迎来中国首发。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齐普策表示,“宝马在中国本土的设计团队在新世代国产车型的研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也在UI(用户界面)/UX(用户体验)的研发中直接融入中国消费者的特有需求和习惯,并直观地体现在车机体验中。”宝马还在车展上秀出旗下MINI Aceman量产车型,该车基于和长城共同开发的Spotlight架构开发,并使用了蜂巢能源的三元锂电池。

  此次亮相的大众ID. CODE概念车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由大众汽车中国和德国团队共同研发,搭载包括L4级自动驾驶和AI智能助手在内的未来科技。途观L Pro搭载了上汽大众与大疆车载联合开发的智驾系统。

  同中企的合作不仅让德国车设计更智能,也让其“更好玩”。梅赛德斯-奔驰在车展期间宣布与腾讯等企业合作,为客户带来车载游戏体验。奔驰计划于今年年底在中国市场的部分车型中搭载极品飞车™手游版——《极品飞车™:集结》。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客户可通过蓝牙手柄享受车内沉浸式游戏体验。

  “主动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日本经济新闻》26日的报道称,在作为新一代纯电动车核心技术的AI等方面,中国企业走在了世界的前面。中国汽车厂商过去一直从外国企业学习内燃机车相关技术,但随着汽车向电动化转型,形势已发生变化。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过去10年中,汽车产业展现了许多跨界新思路、新模式、新做法,充分体现了汽车是跨界融合新兴技术创新应用的最佳载体。面对如今复杂、动态的市场环境以及众多新技术的涌入,汽车企业应该主动迎接挑战、拥抱变革。付于武表示,中国车企未来应当保持全球市场化竞争定力,积极开展与全球各方伙伴的合作,主动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