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国同城 首页 生活 查看内容

日本大学剧毒化学品不翼而飞 又是校园投毒案?(组图)

2024-5-18 07:00| 发布者:青青草| 查看:4| 评论:0 |来自: 在日华人圈

摘要:氰化钾和氰化钠剧毒化学品,从大阪公立大学研究室消失了。令人毛骨悚然惊魂未定的大学投毒案,几乎都是这样的前奏。本周,大阪公立大学工学研究科的研究室报警表示,在大阪市内杉本校区保管的含有25克氰化钾和25 ...
氰化钾和氰化钠剧毒化学品,从大阪公立大学研究室消失了。令人毛骨悚然惊魂未定的大学投毒案,几乎都是这样的前奏。



本周,大阪公立大学工学研究科的研究室报警表示,在大阪市内杉本校区保管的含有25克氰化钾和25克氰化钠的两个瓶子不翼而飞。



两名教师和学生确认了研究室内的试剂架和冰箱等,但都没有找到。

要知道日本大学是没有监控的折合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差不多。笔者第一反应就是清华投毒案砣中毒案。这又是哪个心理失常的人要趁机作案吗?

据大学方面和专家回应称,氰化钾、氰化钠的成人致死量约为0.2~0.3克,仅用少量就能致死。此次丢失的共计50克粉末,相当于可以让约160人~250人的致死。



考虑这要是落入不法之徒手中,那是相当危及社会啊。

一般的,大学会严格根据法令(毒物及剧物取缔法施行规则等),每年进行一次药品是否齐全的检查,据报道,这次最后一次确认的是大约一年前的2023年6月28日。这次是在5月2日的定期检查中发现丢失的。



虽然大学校园内和研究室,第三者可以进入,不过,法令规定这样的有毒物品,需要在有钥匙的保管库保管。

在这个研究室里,有事先注册的教员和学生共计18人,按照规定使用相关危险化学品的教师与学生还需提前登记,包括用途和数量,但两种药品在2010年以后没有使用记录。相关管理人员表示,因为大学有钥匙管理系统,所以认为外来人员拿走的可能性极低。

那么流入社会的可能性也降低。

另外,有过实验室参与实验和管理经验的学生等相关人士都知道。每个实验室都有相关的责任人。包括物品的保管储藏,都是责任到人。而且东西带出来的话,一般是要责任人知晓和同意的。长达14年都没有借用记录,会不会是管理不规范,导致的没有或者忘记登记呢?

大阪公立大学副校长低头致歉道:“让相关人员以及附近居民社会的各位担心了,我深表歉意。”。



就算不是社会人士拿走的,学校里的人拿走也令人担忧。几十年以来,中国都发生过不止一起校园投毒案,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还有近期发生的湘潭大学,毕竟人品和学历无关。

◆什么是氰化钾?氰化钠?



氰化钾化学式为KCN。 在一般环境下氰化钾是一种呈无色或白色、有杏仁味、外观与糖相似并且易溶于水的固体。 尽管有剧毒,但由于是能与元素金组成可溶化合物的极少数物质之一,因而常被用于珠宝的镀金和抛光。

氰化钠化学式为NaCN。易吸湿而带有苦杏仁味,能否嗅出与个人基因有关。 氰化钠容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易吸收二氧化碳。常用于提取金、银、铜、锌等贵金属,也用于电镀、制造农药、杀虫剂及有机合成氨基酸、蛋氨酸等用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