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是刻在华人们骨子里的传统,但研究表明,每多喝一杯茶,罹患这种绝症的几率就上升一半。 华人顾大爷来自中国,贵庚76岁。一年前,他在医院被确诊为阿兹海默症,即常说的老年痴呆。 顾大爷一向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老年痴呆绝不会出现在自己的晚年生活中。因为他本就酷爱茶饮,且听所谓“专家”科普,喝茶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他一激动,又把自己平日的饮茶量翻了一倍。 看着病例和确诊报告,古稀之年的顾大爷陷入了迷茫,“我明明听了专家的建议多喝茶,为什么会得老年痴呆呢?” 顾大爷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平日里为了预防老年痴呆而喝下的茶,恰恰就是自己患病的“元凶”。 在此之前,喝茶一直被华人视为养生的靠谱方式之一。有多项研究表明,喝茶对防控老年痴呆有积极作用—— 日本一项涉及1003名年龄超70岁人群的调查发现,每日2杯以上绿茶,认知退化概率比每周少于3杯绿茶的人低64%。而每周4-6杯绿茶或每日1杯绿茶,患病率会比不喝茶的低38%。 在中国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红茶对帕金森病有防控作用。除此之外,2010年,阿尔兹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发布报告,正式向大众宣布合理喝茶能帮助降低老年痴呆发病率。 然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最新研究,却推翻了这个普遍的认知。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你可能还不知道,华人是阿兹海默症,即老年痴呆,受害最深的群体。 华人老年痴呆发病率位居世界首位,《中国阿尔兹海默病报告2022》指出,2019年中国老年痴呆患病人数庞大,已达1314万人,且该病已位居中国致死疾病第五位。 2023年底,中国14亿人口患老年痴呆症的患者约有1500万人,平均每年30万新发病例。老年痴呆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初步预计2030年,患病人数将达到人口数的25%。 老年痴呆,医学上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且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于老年或者老年前期。 根据大数据显示,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在65岁后迅速升高,在85岁以上的老人中,大约每3-4人就会有一人确诊。 然而在华人群体中,老年痴呆可能不再仅限于“老年”。近年来,年轻华人患上阿兹海默症的案例不在少数,这种可怕的疾病正在侵蚀年轻华人群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发现,造成华人老年痴呆发病率高出天际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茶。 如今,喝茶成为每一位成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也是老年人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消遣,渐渐的茶在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对于华人来说,饮茶不仅仅是饮茶,而是品茶,而品茶则是一种社交。谈生意需要喝茶,见老友需要喝茶,访长辈需要喝茶,对茶的研究与见识成为了一名华人的必备技能。 然而,经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大量的饮用茶叶,他的大脑灰质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甚至有可能出现萎缩的现象,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认知造成一定影响。 中山大学的研究系统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每多喝一杯茶,患痴呆风险飙升一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简称MR),研究基因预测的茶摄入量对老年痴呆和脑容量的影响。结果是:每天多喝一杯茶与患老年痴呆风险增加48%相关。 并且,三种MR方法分析均一致表明茶摄入量和老年痴呆风险增加有相关性。其次,二次MR分析最终均显示,茶摄入量与脑总体积增加有显著关联。但茶摄入量又与灰质体积减少以及白质体积增加有关,还与右侧海马体积的减少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最后还分析了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茶摄入量和老年痴呆的关联性。随后发现与不喝茶之人相比,每日5-6杯茶患上老年痴呆风险较低。 但同样与不喝茶的人相比,若每日喝茶超13杯,却与老年痴呆风险增加67%有关,这意味着随着茶摄入量增加,茶保护作用降低反而对身体有害。 因此,研究人员们认为,每日5-6杯茶患老年痴呆风险较低。 但若喝茶过量,则灰质体积、右侧海马体体积的减少有关,其中多喝一杯茶老年痴呆风险增加4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新研究结果,看似与以前的科学研究观点相悖,其实并非如此。 更准确来说,中大的研究是对之前“喝茶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类研究做了一个更详细的补充。 可以看到,在预防老年痴呆上,茶的保护随着饮用量的上升,作用逐渐消失,最终变得有害。 Advertisements |